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时期的“床舆”唐武周年间变成“床舁

(2021-02-21 07:03:21)
标签:

床舁送宅”的床是擔床

武则天亲自过问

则天为七言诗以伤之

“舁”本义双手共举

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

杂谈

分类: 史海钩沉

    知青时,见过老乡情急之下卸下门板,抬着急病患者送公社卫生院。当工人见过用担架抬伤病员。后来急救才是医院专用120救护车,但患者依旧躺在急救车带来的担架上。古人抬送伤员则用"床"。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閤外,同声大呼攻閤。閤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顺问:“将军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儿声”。顺言“此郝萌也”。顺即严兵入府,弓弩并射萌众,萌众乱走,天明还故营。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砍萌一臂。顺砍萌首,床舆性,送诣布。“

                  (见《三国志.吕布传附张邈传引王粲.汉末英雄记》   

         床舆性,送诣布”里的“床”,即是后来演化成今日的担架,用担架抬着被郝萌刺伤的曹性,送到吕布面前。

        床舆性"的 "舆"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其字形像四只手抬着坐轿,本义指抬、举.  床舆性”就是用类似床板做成的担架,抬着曹性。舆的这种用法战国时就有,比如 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持而走疾。

        典出《战国策.秦策三》。范雎认为,秦国太后、华阳君、穰侯、秦昭王都掌权。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危害国家。就好比一百个人抬一个瓢前行,互相牵扯,磕磕绊绊,结果很难顺利前进,还不如一个人拿着瓢跑得轻快。范雎以此比喻:一国不容二主,君王应统揽全局。 

舆”魏晋时变成了舁,字虽变化但音意相同。殷中军妙解经脉,中年都废。有常所给使,忽叩头流血。浩问其故?云:有死事,终不可说。诘问良久,乃云:小人母年垂百岁,抱疾来久,若蒙官一脉,便有活理。讫就屠戮无恨。浩感其至性,遂令舁来,为诊脉处方。始服一剂汤,便愈。"

                       (见《世说新语.术解 》)

      在这个变化基础上,唐武周年间, 三国时期的“床舆”就成“床舁”。

“则天时,凤阁侍郎周允元朝罢入阁。太平公主唤一医人自光政门入,见一鬼撮允元头,二鬼持棒随其后,直入景运门。医白公主,公主奏之。上令给使觇问,在阁无事。食讫还房,午后如厕,长参典怪其久私,往候之,允元踣面于厕,上目直视,不语,口中涎落。给使奏之,上问医曰:“此可得几时“对曰:“缓者三日,急者一日。”上与锦被覆之,并床舁送宅,止夜半而卒。上自为诗以悼之。 ---(见 《朝野佥载》卷一)

床舁送宅的“舁”,本义双手共举。这儿的床也是类似床板做的担架,意思是武则天派人用担架把周允元抬送回家。

张鷟河北深县人,生卒大致在武则天到唐玄宗朝前期(约660—740年),其《朝野佥载》所记多为耳闻目睹,内容广泛,尤以武则天朝事为主。

“鬼撮允元头,二鬼持棒随其后”不可信。但周允元上朝暴病,武则天派人床舁送宅却是实事。

       周允元(636-695),豫州安城人。弱冠中进士,少年得志。官至检校深得武则天信赖。《旧唐书》评价他“或有片言,非无小善,登于大用,可谓具臣”尤其是他的一句“耻于君主不如尧舜”,深得武则天赏识。所以他在班上生病,武则天亲自过问,不但派御医救治,还给他盖锦被,派人抬送回家。甚至他去世则天为七言诗以伤之又自写,时以为荣。”

                           (见《旧唐书.卷九十 .列传四十》) 

 

        床舁送宅”是病人躺类似床板的平板上,实际就是抬送病人的担架 床板可以抬躺着的病人,聪明的先人稍事改进就创造出擔舆---抬座椅 这可比武则天 “ 床舁送宅”早得多: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擔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剐,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见《旧唐书· 房玄龄传》)  

        说的是大家都熟悉的唐初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房玄龄受到唐太宗的礼遇。贞观二十三年是房玄龄垂暮之年。年迈体弱,但经验丰富,唐太宗离不开,特批他可以“ 乘擔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抬着上朝,抬到皇帝御座前下来。擔舆是种二人抬的座牀。这个“擔舆”与皇帝步辇明显不同,只是二人肩抬,布设也简陋,类似西南地区的滑竿。牀舆演化出擔舆,床舁,擔舆稍事改造又成了另一种抬送礼物的擔床---这是后话

                  ---谁误读了床前明月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