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退休时有天一大早,老W拿个国外要求认证的表格,问俺“CUFT”项下咋填
?
俺告诉他填英制材积 。实际就是把公制的体积CBM
换算成英制CUFT。
那咋换算啊? 他还问。看他问得实在,俺就讲了个故事:
英语:foot,意 :英尺,本意是脚。
咋来的呢 ?十三世纪初,英国度量衡混乱,全国没统一标准,贸易就麻烦。生意往来中,因你长我短引起的纠纷令皇室大为苦恼,先后开了十多次大臣会议,商讨统一计量标准,商量来讨论去,始终确定不下来。
曾在大宪章上签字的约翰王愤怒地一脚跺地上,指着对大臣们庄严宣布“ There is a foot, let it be the
measure from this day forward.“(今后就让脚作为丈量标准吧!)
今天大英博物馆还珍藏着合金制的英王御足( The Imperial Foot
)以纪念这个标准长度诞生。
这标准开始推行并不那么简单,一英尺若是成年男子脚的长度,脚长因人而异,用起来又乱套了。所以必须规定个”标准脚长“。
又折腾了好久,德国人想出了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麻烦。某天礼拜后,专家们让教堂里出来的16个男子站一排,量其左脚长度,相加,然后除以16,求出个平均脚长---
现在通用的英尺标准就这样诞生了。 一英尺(foot,缩写:
ft.)30.48厘米, 等于12英寸,1/3码,
0.3048 m。
英寸 ( inch,
缩写:in.)
荷兰语本意是大拇指,一英寸就是一节大拇指的长度。人的大拇指也长短不一。14世纪时,英皇爱德华二世颁布了“标准合法英寸”。规定:大麦穗中选三粒最大的麦粒排成一行的长度就是一英寸(2.54厘米)可见领导都多么聪明!
米(metre)缩写:m.
这个计量单位是从法国“进口”的,其规定则严谨得多。1790年巴黎会议规定:以通过巴黎、连接南北极的子午线的四分之一为基数,取该基数的一千万分之一为单位,叫做metre(米)。
还有个码(yard,缩写:yd.
约91.4 cm)也是皇帝定的。
英皇亨利一世亲自组织讨论一码 到底该多长。大臣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亨利听得不耐烦了,一拍大腿,指着臣下道: 笨蛋,听着:一码就是从我鼻尖到食指尖之间的长度。就这么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