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期的进士谁也不如陆龟蒙

标签:
耒耜经是农学里程碑他在唐朝就反对药鱼书香门第屡试不第最早具体写鱼线轮的人采收鱼卵远运繁殖杂谈 |
分类: 史海钩沉 |
陆龟蒙长洲(苏州)人,出身官僚世家,生日不详,卒于881年。其父陆宾虞曾任御史,曾祖陆康官泽州刺史,其六世祖陆象先曾任唐朝宰相,封兖国公,七世祖陆元方曾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这样家庭出来的陆龟蒙没有理由不热衷科举。可他屡试不第,只得跟着刺史张博在湖州、苏州做幕僚。郁郁不得志就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人称"甫里先生"。他躬耕南亩、垂钓江湖之余著述颇丰,多有反映农事及农民生活的诗,如"放牛歌"、"刈麦歌"、"获稻歌"、"蚕赋"、"渔具"、"茶具"等,还写出了重要的农学著作《耒耜经》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传世。
耒耜本是两种原始翻土农具。传说神农氏"断木为耜,揉木为耒"。最初的耒只是一尖头木棒,后来又在尖头木棒下端安装了个短棒,用于踏脚便成了耜。使用耒耜耕田,有一人的"力田",二人的"耦耕",三人或多人的"劦(协)田"。随着金属工具和牛马驴骡子的使用,耒耜便进化为犁。
唐代长辕犁被改进为曲辕犁,铁木结构,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评、犁建、犁梢、犁盘等11个部件组成。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底和压镵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深浅;犁梢控制宽窄;犁辕短而弯曲;犁盘可以转动。。。结构合理、轻便灵活,标志传统的中国犁基本定型。
《耒耜经》对各零部件的形状、尺寸都有详细记述,十分便于仿制流传。除曲辕犁,《耒耜经》还介绍了爬(耙子)、礰礋和碌碡。陆龟蒙在植物保护、动物饲养等方面也多有建树。他的《蠹化》详细地论述了柑桔害虫桔蠹的形态、习性及自然天敌,提供了古代柑桔害虫生物防治史料。
《记稻鼠》提出了用驱赶和生物防治的办法解决田鼠对水稻的危害。《南泾渔父》则大声疾呼保护渔业资源 :
"孜孜戒吾属,天物不可暴。
大小参去留,候其孳养报。
终朝获渔利,鱼亦未常耗。"
竭力反对"药鱼",提倡"种鱼",采收鱼卵,远运繁殖,借以保护渔业资源。这个呼吁倡导,对于今日那些炸鱼电鱼药鱼,用细密小孔网鱼的贪婪之徒依然实用。他也是具体描写钓鱼鱼线轮的少数几位唐代文人之一。
感谢陆龟蒙没考上进士,才留下了这么多宝贵文献。反观他同时代的那些昙花一现的进士状元们至今早已湮灭史海,默默无闻。陆龟蒙总结的农业经验至今人们还在学习借鉴。他的“渔具诗·药鱼”至今也是对那些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急功近利之徒的谴责和鞭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