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考为国家选才,为啥考中的官儿大多不效忠朝廷

(2019-06-29 06:39:03)
标签:

何以纱帽反不如和尚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为啥科举选的官不效忠

皆谓功名自家挣来

国破君亡鲜见忠义

分类: 史海钩沉

宋献策也是李自成军师,虽无中举登第,但他的智慧明显高于李自成和帮他造反推翻明朝的举人李岩,牛金星等。

李自成推翻明朝建大顺,在北京折腾几十天,又在山海关被吴三桂和他勾来的清兵打败,逃回北京登基称帝,第二天就南逃销声匿迹了。李岩牛金星等也不在了,可宋献策却神奇地活下来了。

      谈迁在《北游录纪闻 宋献策》条记载,他顺治十年到北京还有宋献策消息,得知"满洲人重其术,隶旗下,出入骑从甚众"。。。证明宋献策不但李自成兵败没死,起码顺治十年还活着,而且活得还很滋润。

       郭沫若说“李岩和军师宋献策的见解比较接近。《剿闯小史》有一段宋、李两人品评明政和佛教的话极有意思,足以考见他们两人的思想。同样的话亦为《明季北略》所收录,但文字多佚,不及《剿闯小史》完整。”(见《甲申三百年祭》)。看宋献策如何评价科举:

“军师宋矮子同制将军李岩私步长安门外,见先帝柩前二僧诵经,我明旧臣选伪职者皆锦衣跨马,呵道经过。“

说的是李自成进北京,崇祯上吊后李岩与宋献策溜街,见崇祯灵柩旁只有两个和尚念经招魂,投靠李自成的明朝官员“皆锦衣跨马,呵道经过”好像没看见他们的皇帝在棺材里,无限感慨。李岩费解  就请教宋献策,为啥明朝的官儿都这么没良心?     "何以纱帽反不如和尚?"

          宋曰:" 彼等纱帽原是陋品,非和尚之品能超于若辈也。"

        岩曰:" 明朝选士,由乡试而会试,由会试而廷试,然后观政候选,可谓严格之至矣。何以国家有事,报效之人不多见也?"

    宋曰:"明朝国政,误在重制科循资格。是以国破君亡,鲜见忠义满朝公卿谁不享朝廷高爵厚禄?一旦君父有难,皆各思自保。其新进者盖曰:' 功名实非容易,二十年灯窗辛苦,才博得一纱帽上头。一事未成,焉有即死之理?' 此制科之不得人也。

其旧任老臣又曰:'我官居极品,亦非容易。二十年仕途小心,方得到这地位,大臣非止一人,我即独死无益。' 此资格之不得人也。

二者皆谓功名自家挣来,全无感戴朝廷,无怪其弃旧事新,而漫不相关也。如此用人,不显朝廷待士之恩,乃欲责其报效,不亦愚哉!

更有权势之家,循情而进者,骄慢贪痴,不知孝弟,焉能忠烈? 富豪之族,夤缘而进者,既费白镪,思权子母,未习文章,焉知忠义?此迩来取士之大弊也。若能矫其弊而反其政,则朝无幸位,而野无遗贤矣。"

                                (见《剿闯小史》李岩)

                                                -----  科举那点儿事儿 8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