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状元变探花---从徐阶中第路看科举的偶然性

(2019-05-26 07:24:18)
标签:

王守仁心学‘致良知’

正德十四年却落榜

状元徐阶就变成了探花

从二百六十七名到状元

状元折桂大多叫不得真

分类: 史海钩沉

    科举考试开始还公平公正,考着考着就考偏了,尤其是名次之争花样繁多变数极大。偶然性忒多,所以前文的实例好多举子求神问卜非常普遍。斗倒严嵩父子的徐阶,正德八年(1513)中秀才,正德十四年却落榜了。幸运的是他落榜后碰到了良师聂豹。学到了受益终生的王守仁心学‘致良知’  
  嘉靖元年(1522)乡试,自信满满的徐阶提前交了卷,看似一切顺利,但试卷却被分审官丟入落榜卷里。幸运的是主考官捡起了他的卷子,仔细阅卷评论“当为解元。”那就是第一名啊!
  解元和落榜差距太大了,考官争执不下,最后妥协:不点头名,不过上榜总算没落第。

  嘉靖二年(1523会试。正当所有阅卷官都认为徐阶当为状元时,尚书林俊凑过来了,看了卷也说“当为第一名“。这就坏事了!因为林尚书与他们有矛盾。谁夸赞都好但他夸却不好。他一说,内阁大臣费宏就认为,这考生肯定和林俊有瓜葛----状元徐阶就变成了探花。

       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康熙喜欢第二名戴有祺的书法,戴有祺就成了状元。

      还有反差更大的。崇祯甲戌科状元刘理顺,万历三十四年中举。其后二十七年,连续九次进士落榜。直到崇祯七年(1634)殿试策论依然被主考官列为下等,第二百七十三名。 

幸运的是崇祯亲自审阅了所有殿试卷,赞赏他的时评和忧国忧民,钦点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负责《起居注》奏章,纂修《明会要》。时年刘理顺已52岁。(见计六奇《明季北略》)考了十次进士,考了三十来年,也算科举记录了。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所谓状元折桂大多叫不得真儿的。

               -----科举那点儿事儿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