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年(1904)河北肃宁人刘春霖
会试三场后,答卷令主考官十分惊喜鼎力推荐,甲辰科殿试刘春霖被钦点状元。因第二年就废除了科举取士,刘春霖成了科举“第一人中最后人”。
咱们也领教领教殿试策论试题: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
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这是试题之二)
状元刘春霖答卷如下:
吾尝读贾谊新书、观其上书文帝请试以属国之官以主匈奴,"当挟五饵三表之说系单于之颈而致其命"。其所谓“三表”,则曰
爱人之状、好人之技,仁道也,
信为大操常义.爱好有实、已诺可期、十死一生、彼将必至。至所谓“五饵”、不过娱其耳目口腹以丧其心志而已。
呜乎! 若三表者、尚不失圣王柔远之旨,至若五饵、则未尝不怪其计之陋也。夫天子主中夏控百夷、自有强国芘民之道。善治国者,非能毙敌之可胜,而能为之必不可胜也。使强邻黠敌闻风夺气、凛然而不敢犯、则天下安矣。若导人於淫靡之事、以乘其敝而取之、此所谓穿窬之智也、岂王者自强之大计乎?及吾读《汉书
贾谊传》则於“五饵三表”之说削而不书、犹复深讥其疏以垂戒后世。於是乃叹,班氏之书其去取为至精、而其识为至远也。
或曰“昔秦穆公患戎臣由余之贤,遗戎王以女乐二八、以间疏其君臣、卒得由余而霸西戎“。单于好汉缯絮食物、中行说戒之曰、今单于变俗好汉物不过拾二、则匈奴尽归於汉矣。执是以观谊之说未尝不效。
然吾以为穆公之霸在增修国政、国势既固则外交无往而不宜。且其时天下方以诈力相高、而秦又介居戎狄、行其狡黠之计以取利一时可也。若匈奴之在汉、窃谓虽好汉物亦不至遽即於靡弱。
何也?匈奴界处北陲、刚猛忿鸷出於天性、岂独其习俗使然哉?!设汉不自谋所以御侮之方、而专务出美善之物以疲人之国、吾恐财产耗竭而边郡之寇掠自若也。
或曰后世文明之国、有以奇技淫巧之物输入异国、以陷溺其心思、而汨没其志气者、汉何不可施之於匈奴乎?此正文明进化之机也、好其物则必艳其术、艳其术则必学其学。夫使举国群趋於文明之学、适足以增其国力而已矣。汉之文明匈奴所不及也。使由爱好汉物而因以渐求文章礼乐伦常之盛、则魏孝文帝之业不难遽见於西汉之世也、岂足以敝其国哉!故吾谓御侮之道、惟当力求所以强国芘民之术、使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自能令单于远遁而边尘不惊。若贾生之说、虽时或有效何足取哉!?此班氏所为良史欤。
傻瓜乐力句读,若有谬误敬请朋友们赐教。
------- 科举那些事儿
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