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战乱促使人口南迁,隋唐的统一加速了民族融汇商品流通,形成了规模的市民队伍和都市文化,尤其随着科举取仕兴起,围绕进京应试举子和流动客商,传统专属上流社会的家妓,也渐入市井,而且还催生了颇具档次的私妓青楼。

青楼私妓与官妓不同 ,是民营非官府承办,也不属于具体官僚豪绅。她们面向社会
迎合了战乱和商品经济人口流动。游走的手工业者、商人、市民,游学文人,应试举子,军人甚至官吏,都是她们的顾客。适应社会各阶层,私妓也分化出不同的档次。
高级私妓训练有素,才思敏捷,色艺俱佳。她们并不随便献身,和嫖客的关系也不单纯是肉体关系,往往与权贵
文人雅士保持某种默契甚至友情爱情。
随着青楼档次的细分, 晚唐文字中也出现了“娼”字,如唐僖宗时范摅《云溪友议》“崔涯每题诗于‘娼’肆,无不诵之于衢路。”唐武宗会昌年间赵璘《因话录》“陈娇如,京师名娼。”娼显然已经是卖艺又卖身的妓女。
与社会风气有关,唐代妓女不似今日之低俗。有些妓女甚至精通琴棋书画,名妓能诗善赋者颇多。竟有甚者文化功底超过一般学子,能给求学应试举子辅导功课的。所以有人说唐代文人嫖妓更像是为了抚慰心灵,而不似简单的皮肉交易。很多优秀文学作品也在嫖妓中应运而生。
葡萄酒,金叵萝,胡姬十五细马驼。
玳瑁宴上怀里醉,芙蓉帐内奈君何!
唐代青楼不仅有风情万种的汉家女,也有马背文化孕育的胡姬。李白喝了葡萄酒不但进了胡姬的芙蓉帐还作了诗。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天性浪漫,又崇拜谢安,诗歌中常念谢安的“携妓东山”。
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了解李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作品。从回顾与元演的四次聚散,看得出携妓已被唐时文人引为时尚。
"拗相公"王安石说李白诗“十首九首说妇人”大多是效仿谢安的“行为秀".其实他的“安石”难道与谢安石没有一点联系吗?
李白诗歌中仰慕谢安潇洒携妓的还真的不少:
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
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
对君君不乐,花月奈愁何!
东道烟霞主,西江诗酒筵。
相逢不觉醉,日堕历阳川。
小妓金陵歌楚声,家僮丹砂学凤鸣。
我亦为君饮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倾。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也抒发了羡慕谢安建功立业和潇洒的人生。
携妓东山去,怅然悲谢安。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其实大可不必效仿谢安,淝水之战毕竟只有一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活出了自我,才是真正的李白。李白没在政坛展露头角,诗歌却大放异彩,征服了天下,已经有无数的粉丝以身相许啦。
金陵城中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渡西江水。
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谢公真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仙女散花般的可人儿飘然而至,妙不可言,又岂是谢安豢养的家妓所能媲美的?人各有所长,嫖妓诗不过是李白郁郁不得志的宣泄无伤大雅。
(一只绣花鞋 之十二)
---- 感谢图片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