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2015-09-29 21:54:58)
标签:

俺們挖的方塘

往山上挑水抗旱

“散社”

水泥還叫“洋灰”

熏得屋里人淌眼泪

分类: 知青岁月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六八年九月 俺插隊到只有十八戶人家的這旮瘩。前幾天回去說現在人家更少了。劉連成劉樹林李雲生李同生陳玉林程寶貴大爺,劉連慶馮鴻章二敊,石春林劉墨林劉啓李永賀大哥,李永林老哥,寡婦郭文芝大嬸都“走了”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當年十個兄弟姐妹一起走的這條路 如今也“走了”倆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這是通往臨縣趕集 也是去后溝勞作的大路,當年比這還陡還土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今年大旱 莊稼大多這樣 鄉親們都放棄了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俺們挖的方塘 往山上挑水抗旱也管點用 隨着“散社”廢了。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有了電視鋪了水泥路 當時還沒電點煤油燈 水泥還叫“洋灰”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有的人家添置了小型農機具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立了鐵門 勾了灰縫,房頂有電視接收器 比過去富裕多了。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有的人家拴起了驢車--當年全隊才一掛大車一匹馬十頭毛驢.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这块地那时属于六队, 山外边根本看不到俺五队那旮瘩,这是俺回去时临近山口拍的,离俺那旮瘩还有二里来地。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俺的好兄弟馬鎖子 當年他12歲还念书  俺16歲。

这是在他家窗前的合影。背对他家窗户底层已经全是透明玻璃,上扇窗格钉塑料布,比那时亮堂多了---那时上扇糊窗户纸, 淋几滴哒油说能防雨淋,下扇窗过得像样的人家才全镶透明玻璃 ,一般人家就中间两块镶玻璃,透个亮,有的人家镶“毛玻璃”就是那种雾里八突的半透明玻璃。 还有个重大变化  图片中能看出来 斜对俺腿 那墙根有个烟熏火燎的铁炉门!这是重大改革---当年家家都在屋里炕墙留个炕洞 ,天凉了晚上抱柴禾撅屁股蹲炕洞前烧炕。烧炕时北风还好 烟火都往炕洞抽  ,南风 西南风,炕洞“倒烟”,熏得屋里人淌眼泪  啃儿咔的咳嗽 常事儿,还容易引起火灾 。如今改在屋外烧炕 安全卫生多啦。

俺知青那旮瘩    插隊四十七年祭
   馬鎖子家的“經濟增長點”小尾寒羊
那时没有小尾寒羊 ,但每家也养几只羊,白天队里出人统一赶到山上,傍晚赶下来 各回各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