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俄罗斯海关要麻烦,绞尽脑汁准备了不少对策。没想到毫不费事,顺利通关。
“运气多么好,
心儿多爽朗
顺利通关莫斯科机场,,,”
张口哼出俺版《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马上觉得失态,得意忘形了,不好意思.没想到却招来一片喝彩!虽然听不懂欢呼的甚麽,但从表情和竖起的大拇指能看出,肯定不是骂俺,而是:唱的还行,起码没跑调,他们很欣赏。
俄罗斯是柴可夫斯基的故乡,热爱音乐的民族,出了数不清迷人不朽的歌曲。远的不说,近的《喀秋莎》《三套车》《山楂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醉到了多少中国人?今天能信口开河,借调哼出,可能和平日喜好音乐有很大关系。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会俄语,但能哼唱俄罗斯歌曲,马上有人跟着手舞足蹈。语言不通,感情沟通了。有人拍俺肩膀,比划着不知说的甚莫。看俺听不懂,更急得面红耳赤。俺只能讲英语,问有会讲英语的吗?俺来自中国,北京---"china “beijing"了好几遍,周围却一脸茫然。开始还以为是“俄罗斯倒爷们”搞坏了中国人的名声,人家不愿意搭理俺这个中国人。后来才知道,俄语管中国根本就不叫"china"北京也另有发音,只是挺别扭,俺还没学会,也写不出。
“俺要换地铁去“斯摩棱斯克”谁能告诉俺如何走?在哪儿换车?”俺用英语问。(斯摩棱斯克是根据宾馆英文介绍自己译的发音,看来还没差多远)
有个小男孩怯生生的过来,红着脸用英语问“是去斯哞凌斯克吗?”,俺急忙“耶斯”。这个小男孩才九岁,跟父母旅游刚下飞机(这是俺后来知道的)他打开书包,拿出一张地铁线路图,回到父母身边比划嘀咕了一阵,然后过来把图伸给俺,在图上比划从哪儿上车,在哪儿转几号线,到哪儿下车,再转几号线,,,俺是听明白了,可根本记不住。
没去过莫斯科,不知莫斯科地铁有多复杂,纵横交错,密如织网,别说他还是个九岁的俄罗斯小孩,英语讲的并不标准,地名多用俄语讲,就是中国人用汉语告诉一个头一次来莫斯科的中国人如何换三次地铁,每次坐几站下换乘,在比北京地铁至少复杂十倍的莫斯科你也肯定犯迷糊!
俺有笨人的办法:不是换乘三次记不住吗?先问清第一次怎么坐?先进地铁,上车后坐几站下?然后换几号线就行了。脑袋不好使了,就得不要脸,低三下四,一站一站的问吧。猛想起临行前俺也在网上下载了张莫斯科地铁线路图。研究过几天,虽然没搞明白,但有一点已经确认:和北京地铁一样,各条线路都是联通的,并且不用重复买票,只要不出地铁,可以一票到底。只要进了地铁,多问几次就肯定能找到“斯哞凌斯克”。
心里有底了,就坐稳看风景。这两节绿皮公交车可够旧的了。车漆斑驳脱落,座椅破旧带残。这莫斯科人也太实惠了,一点也不像咱中国人“包子有肉都放在褶上”---谢诺梅捷沃国际机场那也是莫斯科的门面,俄罗斯人的脸,咋整这麽个破车来回拉客?叫俺们外国人多笑话(俺现在真是外国人了)
机场大道也不宽绰,顶多四车道,坑坑洼洼,颠簸不平。梅德韦杰夫来机场接客,肯定也得走这条道,就不说你坐专车减震好,戒严了就让你一个车跑。就这麽个破道你能跑舒坦吗?你跑惯了无所谓,俺们“外国人”世面见多了,哪国机场迎宾大道不是一平如镜,八车道畅通?
没走多远就堵车了。五公里车速,走走停停。出租车,私家车,公交车,宝马,奔驰,货车,皮卡挤在一起,交织一团。看着那个牛逼哄哄和俺同一班机飞来,脖上锁着根手指头粗黄链子的同胞,钻进的宝马车在公交车下边鸣喇叭,暗自庆幸选择公交车的英明---"打的”肯定跟他差不多,比公交车快不了多少!怪不得这么多人坐公交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