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作人《苦雨》浅谈

(2012-04-20 18:46: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校园里的小栖

《苦雨》题为一篇记物的散文,然而却又不仅仅是记物,其中主要表现的是作者情感上的一种抒发。题为“苦雨”既是将客观现实与主观感受相融合,通过对物的描写,将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入其中,借物咏怀,以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想所感。

文中,作者首先表达出了对雨的喜爱。由原本的雨,联想到在雨中的路人,不禁想起从前在路上遇雨时的感受,追忆曾经的过往。记忆中的雨总是美好的,充满着欢乐的气氛,在水乡遇雨,坐在乌篷船里,静听雨水打篷的声音,或者在风浪中冒雨前行,重视充满着刺激与欢乐的。只这一小段话,却饱含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充满了浓浓的深情,仿佛将读者也一并带往了那南国的土地,使人心生向往之情。之后,作者笔锋一转,想到了如今自己客居的地方,仿佛又有一点失落,北京的水不能满足作者的需要,那些“泥塘”似的湖面太平静了,缺少了乐趣。这种略微失落的感情过后,像是要安慰人似的,作者立刻又想到了,人在沙漠当中偶然遇到一场雨,大概又是极快乐的事情吧。只是,后面又立刻说“这只是我的空想,如诗人的理想一样靠不住”。

从文中的第二段开始,作者由回忆联想转回到现实中写雨的苦。北方的房子禁不起雨水的洗刷,近来不断降下的雨使家里遭到了劫难。院墙被淋塌了,小偷趁虚而入,书房也被水淹了,只是幸而没有将书浸湿。然而,就在这样的苦中,作者却依然保持了乐观的心态,平和地看待这发生的事情,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一种乐趣。甚至,在想如果自己兴高采烈的跑去书房却没有看到书房内有积水,大概还会很失望的吧。如今,书房被淹了,虽然没办法在里面接待客人坐谈,却给了自己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在炕桌上写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别样的收获。

经过这样的苦之后,作者又重新写雨后的喜。在文中,作者说,有两种人最喜欢雨,一是小孩子,另一个却是蛤蟆。将小孩子和蛤蟆放在一起并列出来,这实在是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组合。小孩子喜欢水,连带着把大人也感染了并加入进来。蛤蟆喜欢水,下过雨后,水多了,它们的叫声也变得更加欢快,使人听来都觉富有乐趣。

这篇《苦雨》中,作者运用了书信体的格式来叙述整篇文章,讲要叙述的内容娓娓道来,使人读来更觉亲切。文章中,所选题材都是日常小事,看似互相之间毫无关系,然而作者将主观情感融入其中,贯穿整篇文章,使得文章在平和中更显连贯顺畅。

整篇文章读起来使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愁却又平和的感情。作者通过对雨的感受与现实生活感受到的苦,将之进行一种更深层次的挖掘,从中体会到一种于苦中品尝乐趣的良好心态,并最终将之提到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念上来,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进步,这种观念的提出在当时也是十分先进的。

周作人的散文,更多的是体现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追求平和宁静的生活,于苦中寻找一种洒脱,而这篇《苦雨》也正是他所追求的人生观的一种体现与写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