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史记---太史公自序》
(2012-04-20 18:40: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校园里的小栖 |
《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史书,记载了自传说中的皇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前后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开创了使用纪传体记述的先河,在记述历史的同时,它也同样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对我们今天了解史实和文学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史记》全书一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十二篇,记述政治上的重大事件和帝王事迹;“表”十篇,记述史实;“书”八篇,分别记述经济、天文、地理等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世家”三十篇,记述诸侯王的史事;此外还有七十篇“列传”用来记述当时的官吏、名人以及一部分下层社会的人物。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全书的最后一篇,也是列传的第七十篇。它是一篇自叙式的文章,带有小结的意思,是全书的概括,同时也是全书的引导词。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记述了自己的家世,创作的动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融入了这些文字中,使人们读起来充满对其一生的感慨。其中也同时详细记述了儒、墨、名、法、道以及阴阳六家的学说,并进行了分析,最后,作为全书的引导篇目,在这篇《自序》的后半部分,司马迁将全书各篇的记述逐一作了小序,以此来方便人们阅读。由此这篇《太史公自序》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自己的家世渊源,创作背景原由和书中的各篇文章做了逐一的介绍。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人,在这一篇自序中,司马迁首先对自己的家世作了相应的论述。祖先从颛顼统治时期便开始掌管天文地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职务也是太史。他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有主见,有思想,并且很有追求,充满抱负的史学家。在他的指导下,司马迁十岁时便能够习诵古文,二十岁时便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在《太史公自序》里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而游历归来之后,司马迁随即又被任命为郎中,奉命出征,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游历,到达“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这次奉命出征回来后,其父司马谈病危,在父亲的病床前,司马谈对司马迁说了很多:
“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在这临终前的嘱托中,司马谈将自己作为一个史官却不能详细记述世事民风的遗憾和愧对先祖的心情告诉了司马迁,并嘱咐他,一定要将这些都详细撰写记录下来。父亲的这些话成为了司马迁决定编写《史记》的最直接的原因,而他早年间外出游历的一些见闻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最原始的材料,再加上,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官,有机会大量阅读皇室的藏书,这些,都对他日后的写作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在这篇《自序》中,司马迁自比周公和孔子“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 、本《诗》 、《书》 、《礼》 、《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表达了他豪迈的雄心,而下文中,又以孔子的政治主张不被诸侯采纳,满腔的抱负无人赏识,不能施展而创作《春秋》来抒发心中的苦闷,编纂书籍规范人们的礼乐言行,来做比喻,表达了他将全身心地热忱都投入到史书的编写创作中,抒发心中的政治理想和苦闷的心情。特别是后文中,作者提到了自己遭遇到李陵之祸,被囚禁于狱中,心中更是感慨万千。这次的事件中,司马迁遭受到了极为残酷的刑罚,面对屈辱的折磨,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父亲在临终前对他的嘱托,并且,他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史官身上所背负的历史使命。他保持了良好的乐观心态,并没有放弃自己,常常自比古人“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尽管身在狱中,但他始终没有停止搜集整理材料,依然坚持继续创作。后世有人说:《史记》是司马迁受到刑罚后的一时气闷之作。大概,司马迁也想通过自己的这一部书让后人对先代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期望着后世能有人理解他,对他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吧。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是司马迁终其一生的心血,它其中包含了司马迁对于当时及所述历代的记述和评价,凝结了司马迁的创作及思想主张,同时也是他的精神依托。《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一篇自传,在全书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对研究《史记》具有这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