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小娜一人一课

(2023-06-12 14:13:54)
标签:

团队赛研

分类: 一人一课

名称

团队赛研

项目

负责人

王静

活动时间

2023.5.23

活动地点

录播教室

活动主题

立足童话文本,构建低段语用型课堂

主讲人

曾丽娜

参加对象

 

二年段语文组

申请

学时

 

2课时

预设

流程

 

立足童话文本 构建低段语用型课堂

——以《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为例

曾丽娜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语言的构建和作用。

我们低年级教材中童话占有很大比例。童话是深受儿童欢迎的一种文学体裁,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阅读兴趣都有着极大的作用。我们该如何在第一学段的童话课堂里,在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之下,上出童话味,构建具有童话特色的语用型课堂呢?

  我们这节课例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构建第一学段语用型课堂。

一、关注文体特征,寻找语用独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课堂上的语用学习想要走向深入,一是要让语用成为课堂学习的核心目标和内容;二是语用内容要具有学习价值,要合乎学生的年段特点、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教师要选择最具语用学习价值的独特之处。

  《青蛙卖泥塘》是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以改变为主题,讲了四篇引人入胜、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其中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童话是深受儿童欢迎的一种文学体裁。童话在低段教材中占有很大比例。童话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阅读兴趣都有着极大的作用。童话有三大特点:神奇的想象、丰富的情感和变化的情节。《青蛙卖泥塘》是一篇拟人体童话,讲的是青蛙根据小动物们指出的问题,通过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等方法一次又一次地改造着烂泥塘,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的故事。故事运用反复结构表现青蛙通过不断改变,勤劳创造美好的道理。

  基于此,依据课标的要求,我们把本课的语用独特点定位为初步尝试运用反复结构,创编童话

二、层层突破反复,建构语用型课堂

  (一)对比品读,发现语言文字之妙

   1.品读文本,在对比中发现结构反复秘妙。

  在设置有趣的广告情境导入课文,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两个板块之后,再读课文阶段,徐老师设置了体会老牛和野鸭的说话艺术环节。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圈画青蛙的吆喝吸引来了哪些小动物?他们分别说了些什么呢?通过课文学习,让孩子们发现动物们不买烂泥塘的原因是缺少了什么,再进行反复的迁移性表达,小狐狸会说些什么?再用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在对比中感受课文表达上反复的这一个特点。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意识到反复结构是童话故事中常见的结构。这为学生创编童话进一步打下了基础。

  2.品读语言,在对比中发现语言表达秘妙。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品读38自然段,找出两次卖泥塘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奥秘。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为了引导学生的发现两种动物说话的艺术,老师有意出示了改动以后的句子并说,老牛和野鸭说话太啰嗦了,老师改得简单一些。分别读完之后,问:你们觉得这样改可以吗?如果你是青蛙,你更喜欢哪种说话方式呢?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给建议时,都是先肯定泥塘的优点,再提出建议,这种说话方式更加委婉,能让人接受。

  在对比品读中,学生注意到表达的秘密,这为学生后期创编童话找到了语言依托。

  (二)想象补白,运用反复创生童话

  所谓创生,就是学生在感知、体悟文本之后,充分链接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二度加工、创编。这对于深化学生的内在感受和体验理解,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细化情节,补充空白

  《青蛙卖泥塘》中对于青蛙与老牛、青蛙与野鸭之间的情节是通过语言、动作进行着重描写的,而对于小鸟、蝴蝶、小猴子等其他动物都是一笔带过,这就是很好的创生点。老师第二次引导学生发现:老牛和野鸭的话里都有一个神奇的词语,它能表述从优点到缺点的转折,你们发现了吗?

    学生根据之前的语言品读,已经窥见了这个表达上的金钥匙。随后,老师顺势要求想象课文里其他小动物该如何提建议的,并提供了句式,规范孩子们的语音表达。

  小鸟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泥塘好是好,有草有水的。不过,要是再种几棵树就更好了。蝴蝶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泥塘好是好,有草有水还有树。不过,要是再种些花就更好了。

  ……

在这样的情节补白中,学生深入文本,咀嚼文句,抓住文本中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处,习得文本语言的表达方式。

  2.大胆想象,续编童话。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在大语文观之下,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引向生活之中。我们要将课内延伸至课外,将童话进行续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是以面对这么美的泥塘,青蛙不再打算卖泥塘作为结尾的。第二课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续编,青蛙不再卖泥塘了,他自己在这美丽的泥塘住下了,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让学生取材于文本,又能充分发挥想象,大胆构思,编出一个个合情合理又富有情趣的故事。通过故事的续编,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浸润在青蛙通过不断改变,勤劳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之中。

开课照片

文本框:

 

 

 

活动签到

 

 

文本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