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燕评课稿2篇(《剪纸喜花》、《椅子的设计》)
(2021-01-11 16:48:21)分类: 听评课活动记录 |
评《剪纸喜花》一课
今天,在昆阳二小听了陈晓晓老师执教的《剪纸喜花》一课,这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剪纸美术课。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学习剪出一个“双喜字”,并能对“双喜字”里面上下的两个“口”,稍作变化进行简单的装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并能学以致用。陈老师教学设计有许多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
1.趣味盎然又紧扣目标的导入
以观看婚礼和自己结婚照片导入让学生体验喜气洋洋的氛围,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喜”字。导入目的是达到既富有人情味,又直接切入本课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3.注重动手演示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行为以及美术作业的评价。
(1) 学生看步骤图自己尝试剪出一个双喜字后,陈老师根据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评析改正。点评时陈教师采用了将剪好的双喜字按原样还原的方法来检查问题所在的原因,师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5.教学环节
6.情感态度培养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婚礼的特色,在掌握了剪双喜字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课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评《椅子的设计》一课
缪秋芬老师在四年(6)班执教了《椅子的设计》这一课,这是一堂“设计。应用”范畴的课,是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本课以椅子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让学生探讨寻找生活中不同的椅子,并了解在不同环境中,椅子可以有相应的功能变化及艺术美感,并能够有创造性的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椅子。
缪老师以创意设计为着重点,所谓创意设计,就是把简单的想法,不断的延伸给予另外的表现方式,缪老师通过视频和图片欣赏各种创意椅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视觉经验,通过欣赏各种特殊造型的椅子启发学生创意思维,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共同探讨、一起动手,通过教师适当示范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进行纸艺椅子的设计制作,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缪老师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缪老师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卡纸、皱纹纸、瓦楞纸、胶水、剪刀、美工刀等。
教学过程: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缪老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环节一:设置谜语,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缪老师设置谜语,引起学生兴趣并顺势导入新课《椅子的设计》。
在本环节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缪老师设置了以下3个环节来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直观感知,归纳总结
(一)介绍椅子文化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缪老师采用讲授法与展示法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各种椅子图片,并提问:说到椅子的文化,你知道椅子的起源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汉魏以前,古人席地而坐,没有椅子。汉魏时期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才开始出现最早的椅子“胡床”。到了南宋,出现的交椅又叫“太师椅”,在那个时候交椅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坐第一把交椅”就成了首领的代名词。
(二)椅子的构成
在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时,继续出示椅子图片,提问:现代的椅子和传统的椅子之间有什么区别?仔细回想你在生活中看过的各式各样的椅子,观察图片中各式各样的椅子,它们由哪几部分构成?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椅子的构成部分是椅背、椅面、椅脚。
(三)椅子的设计
而后,缪老师将继续出示不同种类和用途的椅子图片,引导谈话并提问:这两组椅子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舒适、美观、实用的椅子呢?学生分小组交流。继续追问:他们的基本结构都一样,那哪里不同呢?设计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为谁设计,这是设计师在设计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理解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设计首先要“实用”。为了让自己坐的舒服一点,设计师又在实用的基础上让椅子变的舒适些。当这两个要求达到后就开始追求椅子是否美观,于是设计师又加入美观的元素在里面。
环节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最后,缪老师演示用折纸的方式制作椅子,讲解要领:
①构思造型,画出草图。
②剪去多余的部分和花纹。
③进行折、卷、粘贴。
(注意外形的比例和色彩的搭配,造型美观有创意。注意用具安全。)
学生尝试创作,要求:
1.运用折、剪、卷、贴、插等方法,制作造型新颖、功能多样、色彩和谐的椅子纸作品。
2.大胆创新,设计、制作的椅子实用、舒适、美观。
3.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二)展示评价
全班开展“椅子设计展”鼓励学生大胆分享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评选出造型新颖、富有创意的作业,全班展示评价。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缪老师最后设计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总结:我们今天设计制作了这么多漂亮的椅子,通过对坐椅的欣赏、设计,也会让我们以后更加关注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美。相信大家今后一定能设计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好!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为应用服务的关系,尝试对生活中常见椅子的功能、造型、材料、颜色与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创新精神及动手操作能力。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美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