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精品教案设计(罗凡凡)

标签:
精品教案 |
《大象的耳朵》教学预案(详案、自备)
备课 类型 |
详案 |
设计教师 |
罗凡凡 |
课题及课时 |
《大象的耳朵》(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9课) |
上课时间 |
第18周周一早上第一节 |
教材 与 学情 分析 |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头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以为自己的耳朵始终耷拉是有病,就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竖起来的耳朵给大象带来了很多烦恼。后来,大象终于明白了自己耳朵的作用,再也不把耳朵竖起来了。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含哲理,能给学生很好的启示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学习本课时会有较强的积极性。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 |
||
学习目标 |
1.会认7个生字,会写“扇、慢、遇、兔等”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初读课文,指导读好问句。 3.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
||
学习 重点 难点 |
重点:会认7个生字,会写“扇、慢、遇、兔等”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难点:指导读好问句。 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
||
教学 准备 |
课件 |
||
预设 流程 |
教学过程预设: 板块一:猜谜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 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 板块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多音字:扇:shn扇动 图片识字:竖、竿、撑、舞 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板块三:我们不一样 发现不一样 默读思考。默读课文1-7自然段,画出小动物说的话。 交流反馈,指名朗读。 读好感叹词 学习生字。师:咦——这是小兔子的疑问,我们把“咦”里的疑问句读出来,语气往上扬。 指导朗读。 读好问句。 联系上下文,点拨心理,发现不一样。师:说说小兔子在想什么? 建立联结:竖起——耷拉——生病了(板书) 采访心情:小兔子看见自己的朋友生病了,心情会怎样? 朗读体验 体会不一样 合作朗读。教师当大象,学生当小白兔,一起合作读一读。 评价反馈。加上动作、表情,能把故事读得更生动。 点拨方法。加上感叹词,用上感情,学着表演小兔子说话的样子。 展开想象,丰富体验。 运用插图,仔细看插图,想象其他动物遇到大象会有怎样的表现。 反馈交流。联系他们的不一样,用上恰当的语气和动作演给同桌看。 板块四: 寻找三“变” 一“变”:语言变化(出示8.9段)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这一段? 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了吗?有必要把耳朵竖起来了吗? 2.二“变”:样子变化 (1)表演朗读。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2)想象心情。师:这下好了,耳朵的病治好了,大象会是什么心情呢? 3.三“变”:生活变化 自由读文。默读课文11-13段,用横线画出让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2)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好吗?会舒服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不舒服,经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3)那么,现在,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是的,不应该,因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着是起到保护作用的。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第12自然段。(学生举手回答:防止虫子飞到耳朵里,还可以把虫子赶跑) (4)指名读第13自然段。
指导读出
现在你知道大象为什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吗?我们来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 板块五:指导写字 送字回家。出示词语:似的,耷拉,竖起来,竹竿,扇子,遇见,慢慢地
生字书写:扇
遇:半包围结构,笔顺是 板块六: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特色,不能别什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
||
作业 设计 |
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
||
板书 设计 |
大象的耳朵 耳朵耷拉着→让耳朵竖起来→做自己最好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
||
教学 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