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晴-《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评课稿

(2019-12-31 12:30:28)
标签:

评课稿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评课稿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课是比较典型的实验课。本课的重点就是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冯老师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整节课以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为切入点,逐步引导学生巩固空间概念。纵观整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有层次的疑问推进课堂进程。

冯老师的导入新课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乌鸦喝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去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从而引出比较生僻的“空间”和“占据”的科学概念。在之后的教学中多次以疑问推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

二、科学探究的程序鲜明合理,体现了新课改科学学科的理念。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有效途径,虽然还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基本的程序是刻可以借鉴与课堂的。一般为明确研究主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学生动手实验—讨论交流—汇报研究成果。本节课的流程基本遵循了以上步骤,层次清晰,探究性学习比较严谨。

三、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出现不完美的地方,这里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尊重并关注个别学生,注重引导、拓展学生思维,培养科学尖子。上课不久,有一个学生主动表示解答问题,并表达得非常有见地。我觉得教师应该给与充分的肯定、赞扬、鼓励。第二个学生说出日常生活观察的现象也很难得、也应予以肯定。另外,在“瓶底纸不湿”实验中,大多数学生开始前认定试验结论,认定纸不会湿。所以在反馈中要关注个别没有成功的实验,追问失败因素后进一步探究底部有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从而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培养科学尖子的发展。

  2、在实验成果汇报时,个别小组的纪律还需进一步组织。

     总之,这是一堂比较精彩的科学课。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理念,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众多体验中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