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上册《场景歌》教学设计(胡淑芳)

(2019-09-23 15:44:58)
标签:

教育

分类: 一人一课

《场景歌》

教材分析:

《场景歌》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旨让同学们在认识海边、乡村、公园、少先队员活动这些场景中认识数量词并在生活中运用。课文以简单词组组成的儿歌形式呈现,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背诵,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全文注音,旨在通过朗朗上口的韵文引导小朋友们在场景中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1. 识写生字

本课要求会认12个字,会写10个字,其中“园、孔、队、铜、号”5个字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

会认的12个字,宜将音、形、义结合起来,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再用字组词说一说,最后根据字形记一记。“艘、翠”在拼读时采用指名读,同伴倾听、纠正的方式读准平舌音;“滩、艘、舰、帆、稻、铜、园”可以采用“拆合法”识记字形,发现构字规律;识记“军”字时,在“宝盖儿”对比中认识“秃宝盖”,结合军人的大檐帽图片强化记忆“秃宝盖”,识记“号”结合字形演变认识偏旁“丂”。

10个要求会写的字中有7个是左右结构的字,可分成两组引导观察、学写:“桥、队、旗、领”左窄右宽;“孔、铜、群”左右匀称。“号、巾”两个字的主笔“长横”“长竖”的位置分别在田字格横中线、竖中线上。在书写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注意占格适中,字体大小匀称。

2. 朗读课文

这篇韵文由“‘一’量词 + 名词”的偏正式短语组合而成,首先要读准“一”字的变调。因为这个内容在一年级已经有过学习,所以先让学生不看拼音,按照自己的经验试着读一读,然后对照注音检验自己读得是否正确。第二,韵文之所以读来朗朗上口,是有秘密的。 让儿童打乱顺序重组短语,与原文对比,发现“押韵”规律以及句末的声调少“去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读熟练,不讲变调、押韵规则以及声调知识。

3. 背诵积累

这则韵文是由16个事物,四个场景组合而成。对于学生来说,如果16个事物之间不能构建起联系,背诵就很困难。可以通过圈划每个画面中的事物,借助画面帮助学生建立起事物之间的关联,借助想画面来背诵,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也可以采用师生、生生、一对一、一对众、组对组的“接读”和“对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熟读成诵。或者借助词语卡片背诵,或者分组分场景背诵。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背诵韵文。

4. 迁移运用

《场景歌》借助韵文学习准确运用数量词,教学中可以在熟读韵文的基础上,由韵文中的事物逐步拓展到说一说教室里出现的事物,进一步延伸到生活中的事物。鼓励学生仿照课文在教室里找找数量词,口头创作数量词儿歌,既丰富儿童的数量词积累,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初步的分类处理信息、组织语言、协调音韵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灵活运用拆分法、比较法等方法自主认识“艘、舰、帆、稻、铜、园”等14个生字。

2. 在观察与比较中练习生字书写,会写“号、群、铜、领”等10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连贯、熟练的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4.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描述熟悉的事物。

教学的重点: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稿)

一、 情境导入

1.   导入:这两天图图很苦恼,因为他的儿歌闹了笑话,哪儿出了问题?谁来帮帮他。

2.   数量词:发现什么?像这样表示数字的词语叫“数词”,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表示事物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合起来像一头、三条这样的词就叫数量词。

3.   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量词歌,一起读题目。

二、 初读感知

图图说他数量词没学好,想和我们一起学习,可以吗?

1.   出示学习活动一,学生初读,自学生字。

二年级上册《场景歌》教学设计(胡淑芳)

2.   反馈交流:

(1) 分类读准生字:

第一组:谁发现秘密?火眼金睛,奖励你来读,你来,齐读。

第二组:你来,后鼻音真到位,你来,一起来。

第三组:读准平舌音,

第四组:最后三个,一起来。

(2) 开火车认读生字:顽皮的生字宝宝全跑到苹果树上了,快请他回家!

(3) 认读词语:他们带来了朋友,我们一起打打招呼。

(4) 了解大意:图图说课文共有4小节,每小节各写了什么场景?指名分段读课文,出示:海边、乡村、公园、少先队活动。

三、 学习活动场景

图图最喜欢少先队活动了,他跑到队伍最前面帮我们拍照呢!少先队活动开始喽,出发!

二年级上册《场景歌》教学设计(胡淑芳)

1.   出示课件,指名读,这小节写了什么场景?板书:说场景

校对景物和数量词,你们和图图的一样吗?

2.   逐句学习:

(1) 一面队旗:图图拍了什么?猜猜这是什么字?古人系在树杆上、标志领地或军队的醒目彩绸。红色的旗子叫?彩色?代表国家的旗子叫?代表军队?代表少先队?还有一面(  )?

一把铜号:图图拍了什么?这是什么字?指名识字生字“铜”,出示:铜钱和铜牌,明确:铜是一种金属,所以左边是金字旁。出示“号”的甲骨文,进行字理教学,指导书写“铜号”。说说还有还有一把(  )?

(2) 一队红领巾:不是一条红领巾吗?课文哪里告诉我们红领巾是少先队员?这是一队红领巾,二3班一共有几队红领巾?二3班一共有几队少先队员?这是一()少先队员?对比读。

(3) 一片欢笑:怎样的欢笑叫一片欢笑?谁能读好?还可以说一片()?

(4) 积累量词:齐读课文:少先队活动真快乐,我们一起来。(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填量词。)

3.   过度:哥哥姐姐,我拍的照片里还有很多很多的数量词,只有火眼金睛的人才能找到哦!

四、 自学第三小节

1.   出示公园图:这是一道小溪、一座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课文哪一小节写这里?

2.  

学习活动三:

    1. 朗读第三小节,想想图图拍了什么场景?

    2.——划出景物,用    圈出数量词

    

 
小节学法:刚刚我们怎么学习第四小节的?读课文这小节写的是什么场景景物量词,最后课文,运用量词

3.   出示 学习活动三,布置自学。

 

 

 

4.   自学反馈:

(1)   出示课件,这小节写了什么场景?校对景物和数量词。

(2)   逐句校对:

第一句:教学“一道小溪”,溪水潺潺,多么欢快啊!谁来读?生活中还有一道什么?出示图片,运用量词一道(   )。

第二句:教学“一座石桥”,出示图片,指导看图,这是一座怎样的石桥?指导读出石桥的稳固。出示图片,运用量词一座(   )。

第三句:“一丛翠竹”和 “一根翠竹”比对教学,教学“翠”字,出示甲骨文,理解本意,翠是绿的意思,绿色的竹子叫“翠竹”,绿色的鸟叫“翠鸟”。 字理教学“丛”,很多翠竹聚在一起就叫“一丛翠竹”,很多青草聚在一起就叫......对比一根翠竹,相机指导朗读。

第四句:“一群飞鸟”——“一只飞鸟”, “一群飞鸟”和“一只飞鸟”有什么不同?教学生字“群”。指导朗读。还有一群(   )。

3)一个量词可以和不同的事物搭配,同样的事物又可以用上不同的量词,中国的汉字真神奇!

(3)   量词大比拼。出示:一道( 一座(  一丛(   )一群( 

5.   指导背诵:少先队员在公园里活动真快乐,我们一起来,发现押韵,知道读出节奏。指导背诵。

6.   教室里也藏着许多数量词,谁找到了?

五、 指导书写。

1.   出示:队旗领群,认读,口头组词。

2.   观察间架结构

3.   老师范写

4.   学生书写

5.   展评后再书写,同桌互评。

六、 全堂总结

图图还带这么去了哪些场景,欣赏了哪些景物,可以用哪些数量词呢?写节课再学习。

 

 

 

 

第一课时(终稿)

七、 情境导入

4.   导入:这两天图图很苦恼,因为他的儿歌闹了笑话,哪儿出了问题?谁来帮帮他。

5.   数量词:发现什么?像这样表示数字的词语叫“数词”,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表示事物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合起来像一头、三条这样的词就叫数量词。

6.   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量词歌,一起读题目。

八、 初读感知

图图说他数量词没学好,想和我们一起学习,可以吗?

3.   出示学习活动一,学生初读,自学生字。

二年级上册《场景歌》教学设计(胡淑芳)

4.   反馈交流:

(5) 分类读准生字:

第一组:谁发现秘密?火眼金睛,奖励你来读,你来,齐读。

第二组:你来,后鼻音真到位,你来,一起来。

第三组:读准平舌音,

第四组:最后三个,一起来。

(6) 开火车认读生字:顽皮的生字宝宝全跑到苹果树上了,快请他回家!

(7) 认读词语:他们带来了朋友,我们一起打打招呼。

(8) 了解大意:图图说课文共有4小节,一样吗?每小节各写了什么场景?指名分段读课文,出示:海边、乡村、公园、少先队活动。

九、 学习活动场景

图图最喜欢少先队活动了,他跑到队伍最前面帮我们拍照呢!少先队活动开始喽,出发!

二年级上册《场景歌》教学设计(胡淑芳)

4.   出示课件,指名读,这小节写了什么场景?板书:说场景

校对景物和数量词,你们和图图的一样吗?

5.   逐句学习:

(5) 一面队旗:图图拍了什么?猜猜这是什么字?古人系在树杆上、标志领地或军队的醒目彩绸。红色的旗子叫?彩色?代表国家的旗子叫?代表军队?代表少先队?还有一面(  )?

一把铜号:图图拍了什么?这是什么字?指名识字生字“铜”,出示:铜钱和铜牌,明确:铜是一种金属,所以左边是金字旁。出示“号”的甲骨文,进行字理教学,指导书写“铜号”。说说还有还有一把(  )?

(6) 一队红领巾:不是一条红领巾吗?课文哪里告诉我们红领巾是少先队员?这是一队红领巾,二3班一共有几队红领巾?二3班一共有几队少先队员?这是一()少先队员?对比读。

(7) 一片欢笑:怎样的欢笑叫一片欢笑?谁能读好?还可以说一片()?

(8) 积累量词:齐读课文:少先队活动真快乐,我们一起来。(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填量词。)

6.   拓展:哥哥姐姐,我拍的照片里还有很多很多的数量词,只有火眼金睛的人才能找到哦!

十、 自学第三小节

7.   出示公园图:这是一道小溪、一座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课文哪一小节写这里?

8.  

学习活动三:

    1. 朗读第三小节,想想图图拍了什么场景?

    2.——划出景物,用    圈出数量词

   

 
小节学法:刚刚我们怎么学习第四小节的?读课文这小节写的是什么场景景物量词,最后课文,运用量词

9.   出示 学习活动三,布置自学。

 

 

 

10.  自学反馈:

(4)   出示课件,这小节写了什么场景?校对景物和数量词。

(5)   对比教学“一丛翠竹”——“一根翠竹”、“一群飞鸟”——“一只飞鸟”。教学“翠”字,出示甲骨文,理解本意,翠是绿的意思,绿色的竹子叫“翠竹”,绿色的鸟叫“翠鸟”。

“一丛翠竹”和“一根翠竹”、“一群飞鸟”和“一只飞鸟”有什么不同?字理教学“丛”,很多翠竹聚在一起就叫“一丛翠竹”,很多青草聚在一起就叫......对比一根翠竹,相机指导朗读。

3)一个量词可以和不同的事物搭配,同样的事物又可以用上不同的量词,中国的汉字真神奇!

(6)   量词大比拼。出示:一道( 一座(  一丛(   )一群( 

11.  指导背诵:少先队员在公园里活动真快乐,我们一起来,发现押韵,知道读出节奏。指导背诵。

12.  教室里也藏着许多数量词,谁找到了?

十一、指导书写。

6.   出示:队旗领群,认读,口头组词。

7.   观察间架结构

8.   老师范写

9.   学生书写

10.  展评后再书写,同桌互评。

十二、全堂总结

图图还带这么去了哪些场景,欣赏了哪些景物,可以用哪些数量词呢?写节课再学习。

 

 

 

 

 

 

 

 

 

教学反思:

《场景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景物的呈现均由一个个的量词短语构成,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画面。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优点:
1.
创设大耳朵图图这一学生熟悉的动漫情境,导入课堂,贯穿整堂课,让课堂充满童趣,紧紧吸引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利用大耳朵图图这一角色由第四小节的“少先队活动”这一场景巧妙无痕地过度到第三小节“乡村”这一场景的教学,板块教学清晰,衔接自然,情境创设真实、高效又灵动。

2.抓住文本特色,教学学生学习量词儿歌的方法。教学第四小节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画出景物,圈出量词,读好韵文,运用量词。再引导学生小结学法,由扶到放,自学第三小节。学生字语文实践活动中习得语文学习方法,提高了语文学习综合能力,课堂学习真实有效。

缺点:

生字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写的字太多,时间不够,教师示范过于匆忙,生字教学过于粗糙。低年段的语文教学特色不显著。

改进措施:
1.
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设计教学评价,把识字方法真正的应用到学习中去。
2.
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或者利用课下时间对孩子进行拓展练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