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宇一人一课

标签:
一人一课 |
分类: 一人一课 |
语文《将相和》教学预案(详案、自备)
备课 类型 |
详案 |
设计教师 |
|
课题及课时 |
《 将相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第1课时) |
上课时间 |
第9周星期三上(下)午第一节 |
教材 与 学情 分析 |
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本文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从关键语句中体会含义,也能对人物的品质有所感悟。但学生对《史记》比较陌生,对历史人物也比较模糊,所以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对《史记》的学习兴趣,指导用“言行——品质”的方法去感悟人物形象,提高阅读历史故事的能力。 |
||
学习目标 |
1.随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抓人物关键言行写批注、谈感受,感受人物品质。 |
||
学习 重点 难点 |
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 |
||
教学 准备 |
课件 |
||
预设 流程 |
畅谈名著,揭示课题 1.快速浏览单元导语:了解主题及学习方法 2.我国名著浩如烟海,你还知道谁的什么名著?读“资料袋”。
4出示课,板书 “将”“相”指谁?“和”意思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着“将相”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习活动一: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每个小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并试着找出关键词概括小标题 学生交流: (1)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2)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3)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板书:完璧归赵
随机学习新词:鼓瑟 学习活动二: (1)完成作业本42页,第三题 (2)注意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照,写整齐,写美观。
3.这3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交流,师小结。(起因——发展——结果) 板块三、细读课文,感悟形象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请画出课文中描写了造成两人“不和”的原因的段落。 2.出示:第16小节:“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过渡:蔺相如到底有没有能耐,是不是只靠一张嘴就能当上卿呢?我们一起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学习活动三 (1).自由读,找依据。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句子或关键词语写上自己的体会或感受, (2)与同桌交流。 3.讨论、交流、整理(关键之处) (1).理解“理直气壮”,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2)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说说你的观点。 (3)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4.课文学到这里,蔺相如是不是像廉颇说的那样没有能耐?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吗?说说你的理由。 5.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 板块五.总结写法 完成作业 1. 蔺相如还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能耐体现在哪里呢?抓住人物言行进行重点词句研读,品析人物的形象。 2. 学习活动三:完成作业本42页 第四题 板块六 课外阅读,丰富积累 课外阅读1+x《力劝赵成王》和《王翦伐楚》 |
||
作业 设计 |
1.完成作业本42页 第四题 2. 抄写词语 3课外阅读1+x《力劝赵成王》和《王翦伐楚》
|
||
板书 设计 |
将相和 渑池之见 负荆请罪 |
||
教学 反思 |
1。课前谈话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打开学生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敢于质疑的问题。 2.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 学生通读课文找到文章过渡句,结合上面对“和”的理解,引出了三个故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 3找准学习切入点,起到上串下连的效果,为研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作好铺垫。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谈出自身的不同于他人的阅读体验,体现学生个性化朗读。点燃那种充满灵气的思维火花,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保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