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秋芬-传统国画基础学习培训心得

这学期,我参加了平阳县中小学美术教师传统国画基础学习培训班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我们有非常专业的优秀老师对我们进行指导,有苏兴华老师《国画花鸟技法与构图》专题讲座、《梅兰竹菊国画创作》。通过理论指导及实践,我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感触颇深。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我慢慢地对中国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首先,我了解了中国画的源流。中国的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远的传统,已走过了两千年的历史。传世最早的帛画,所用笔墨简活,人物神情生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两汉时期的绘画作品,仅见于墓葬壁画,选材名为宴饮,仪仗等。以人物画为主,线描添彩。唐时期,人物,山水,鸟画都有,五代是鸟画灿烂辉煌的时代,花鸟画从山水画人物画中完全独立出来。南宋制出现了以水墨写意为主流的文人画,文人画是始于唐成于宋的一个新的画派,但却极富生命力。它注重笔墨意趣,把书画作为缘情言志的需要,这种缘情言志的需要,使中国画象对待自然的时候有着相当的自由态度,即根据主观感受和需要,把自然形态的对象进行夸张处理,这是中国的思维方式。张庚在《浦山论画》中提到:画与书原亦心画也。绘画整个过程与书画的过程相同,都贯穿着对主题自身的追求,显得抒情表现功能亦通过中国固有的角度方式抽象的运笔过程来实现的。“形”“象”在中国古代是以不同方式存在的:“形”通常指自然万物的外部形态,具体到中国绘画作品中,指的是反映客观实物的形象。中国绘画“象”是指对画形的概括和总结,是诸物由外及内的整体特征的综合,有摘要说中国画是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它源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理,质,以其鲜明的赊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中国画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的地位与影响。
中国画大多是清淡和素雅,却完全不失神韵,,中国画要观察很久才能下笔,每一笔轻重都很讲究,正如齐老所做的那样,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画出好的作品。所以,我们要想达到艺术的巅峰,必须善于观察,认真观察事物的真实特征,之后才能下笔。另外,要想画好中国画,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勤奋刻苦地学习中国画的画法等等。
素质就是勤奋,当然,天分也很重要。感谢教师发展中心开设了这次培训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对中国画越来越了解,愈来愈喜爱,感谢老师的精心授课,是你们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