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教师亮相课 蔡祖鹏《木字旁》教案和反思,附缪秋芬老师评课稿等

(2012-12-18 20:58:27)
标签:

一人一课

新教师亮相课

教育

分类: 一人一课

 

 

项目名称

美术信息组

项目负责人

周华雷

活动时间

12月18日

活动地点

二年(8) 美术办公室

活动主题

木字旁和左右结构

主讲人

 蔡祖鹏 缪秋芬

参加对象

全校技能科组及其它老师

申请学时

 

木字旁和左右结构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已有知识概况木字旁的书写要领并初步掌握。

2、了解木字旁的左右结构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体会什么叫做穿插。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4、继续渗透谦让精神,做好两姿巩固。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木字旁的书写要领及其左右结构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穿插,并能在写字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常规整理:

各位同学,我们写字课最讲究良好的坐姿。头摆正,肩放平,第 组,腰挺直,脚踏实。每位同学都坐得那么有精神,真好。现在做得好,更要保持好。大家能不能做得到啊

二、导入

2、同学们我们陆续学习了提手旁、单人旁和双人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的知识;

3、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看一个杂技表演《空中飞字》,请认真看仔细

三、学习木字旁

4、所有的演员都在台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共同点。

5、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木字旁,还有带有木字旁的左右结构的字。(课件)

6、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我们在写木字旁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木字旁的撇缩成了一个点,他为什么要注意做呢?

所以同学之间相处也要注意相互谦让。

7、出示课件,小结写法,生读

8、师范写。好不好。好在哪里?

9、生试写,师巡视。一行

10、同桌互改

11、优秀作品展示

那位同学觉得你的同桌写得很漂亮?

四、分析木字旁的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理解“穿插”

12、光写好偏旁是不够的,学好了偏旁还要把他用到字里去。接下来,我们借助学过的知识和同学们的聪明才智,一起来研究要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左右结构的字,看看需要注意什么。我数123

13、为什么木字旁的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窄了呢?

14、书写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

15、要看高低找对齐是我们写好左右结构的字非常实用的办法。提手旁,单人旁,双人旁都要用到它,木字旁也一样。让我们来看看那些笔画高,那些笔画低,那些地方找对齐。

16、除了对齐之后,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柱的最后一笔,第二字的两个撇,还有松的这一笔,枝、杯的撇。这些笔画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17、为什么这些笔画可以跑到木字旁的空间里去呢?

18、一边主动让出空间,另一边合理的插到合适的空间中去,这样的行为,我们叫做穿插。好的穿插可以使字整体看起来更加紧密。就像我们排队拍照一样。如果乱挤一通,即没礼貌,也很危险,大家说对不对?

19、我们来小结一下木字旁左右结构的注意事项。第一要写得左窄右宽、写得时候要看高低找对齐,同时还有注意穿插 。这样做得好处是左右高低匀称、紧凑不松散。

五、学好范字“枚”

20、接下来,我们就来写一写带有木字旁左右结构的字。我数123

21、这里有一个“枚”字,说说看该怎么写好。

22、哪里高哪里低,哪里可以穿插?

23、师范写

24、生试写

25、优秀作品展示

六、试着带有木字旁的左右结构的字

26、你还认识那些木字旁的字

27、集中写字

七、小结及左右

28、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29、作业:

1、找找其他木字旁的字,运用本节课学过的方法写一写。

2、观察对比牛字旁的结构特点,思考他们的书写规律。

 

教学反思

 

记于二年(8)班《木字旁和左右结构》教学之后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研制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写字科目铅笔楷书教材是小学一、二年级一直使用的教材。《提手旁和木字旁》被编排在二年级上学期第八课。根据其内容一般分为两个课时完成教学。没有《木字旁》这样的一个独立的课例。

    我脱离了一线教学之后,今年开始教学书法,我校也是本学期开始开设书法课程,这是二年级的学生上的第一个学期书法课,也是我上的第一个学期的书法课。所以,我摸索着教,并根据教材在上课内容的安排上做了调整。期中之前都在上基本笔画,补一补一年级上学期的课程。期中之后,赶着上了两节独体字,之后并开始上偏旁和结构。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结构教学的重要性和综合性,教学进度趋于正常,但将原本合在一起的两个偏旁拆成独立的两个,弱化两个相近偏旁的同与异,增强它们共同作为同侧部首的共性,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我认为书法课的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那种仅仅根据学生的年级去上这个年龄段的教材的做法在书法教学中并不合适。所以面对二年级的学生我也必须从一年级的知识起步。但是学生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一点也必须得到充分的考虑,毕竟偏旁和结构才是这个学期的儿童应该学习的知识。所以,我必须谨慎而有序的开展这个特殊的二年级写字课教学。这一课之前,关于结构和偏旁学生已经学习了单人旁,双人旁和提手旁以及它们的左右结构的例字。《单人旁》的时候,单人旁的书写特点,需要老师一步步的揭示,这是教学的重点。《双人旁》时,这类左右结构的“左窄右宽”特点被重点凸显,提手旁时则是“看高低找对齐”,本节课添入“穿插”。二年级的学生理解穿插,并不容易,所以我将“理解穿插,并能在写字中运用。”定位为教学难点,并力求突破。“初步掌握木字旁的书写要领及其左右结构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自然是不容置疑的教学重点。木字旁的书写特点被概况为“左宽右窄、上短下长、撇在交叉点起笔、点略下移。”这和“提手旁”的书写要领比较接近。而这一类左右结构的字需要“左窄右宽、要看高低找对齐”的知识实际上在“提手旁”的教学中已经进行教学,即使是“穿插”也不能说没有渗透。然而,每一课对于这些二年级的小家伙来说却都是新的。因为他们是在相隔一个星期之后再上第二课,每一课都是不同的内容。能“悟道”彼此共通的只能是小数。这是我预先就想到的事情。这大约也可以勉强称为“熟而生”吧!但是,笔下的感觉不正是在这种“熟而生”中得以锻炼的吗?

    今天,我开课的班级是二年(8)班,昨天已经在两个班级中上过这一课。“木字旁的书写特点”出来都比较快,后面的部分基本上也能很好的下来,虽然,课堂并不像今天这么鸦雀无声的样子。我原本以为今天有老师听课,学生纪律必好,一定可以很快的完成前面部分的教学,于是将精力都放在“如何完善后面的教学”这一个问题的思考上,然而今天,正是这里,学生却迟迟出不来,这大约是我表面冷静,内心着慌的缘故,乃至于引导的不够到位,学生也就有些沉闷,再后来,学生情绪回来了,自己又想着尽量交流得到位一些,想着让学生掌握的好一些,又难免于“啰嗦”,于是“节奏缓慢,课堂容量不足”的特点被无可奈何的体现了出来。因为,后来的集中练习被砍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每一节都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仅仅根据原来的经验去面对类似的问题,那也可能被新问题难住。课堂教学是需要机智和激情的。因为机智有利于随机应变。充足的激情有利于驱走外力的干扰。

    在上完二年(8)班的《木字旁》这一课之后,草草码了这么些字,权作为本课的教学反思吧!

 

 

 

 

评蔡祖鹏老师《木字旁和左右结构》一课

                                                             评课人:缪秋芬

《提手旁和木字旁》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研制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写字科目铅笔楷书教材二年级上学期第八课的内容。根据其内容一般分为两个课时完成教学。没有《木字旁》这样的一个独立的课例。蔡祖鹏老师的《木字旁和左右结构》这一课是根据教材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改编而成的。

蔡老师原先就是小学教师,教过语文、数学和美术,担任过多年班主任,也可以说是一位有着较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只是中间有一段时间去了昆阳三中担任教务员岗位,脱离了教学一线。蔡老师来到我校之后,我校的书法课也随之开设起来了,这对于我们昆阳一小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二年级的学生,毕竟还是上的第一个学期书法课。蔡老师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上课内容的安排上做出适度调整。兼顾年龄特点,这应该说是可取的。

    通过和蔡老师的充分交流,我知道学生在这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结构和偏旁的知识。单人旁,双人旁和提手旁以及它们的左右结构的例字。可以说这是这一系列内容的第四课时。蔡老师将“初步掌握木字旁的书写要领及其左右结构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自然是定位本课教学重点。在木字旁的书写特点概况上不遗余力,让学生仔细观察,广泛交流,找到左宽右窄、上 短下长、撇在交叉点起笔、点略下移。”的特点,并以此知道学生去书写,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学生写来自有依托。不仅能写,也能评,颇为到位,只是费事未免过多。

    另外,蔡老师本堂课将 “理解穿插,并能在写字中运用。”定位为本课教学重难点,并力求突破,这也是十分合理的。“左窄右宽,看高低找对齐”这些左右结构的重要注意点,显然在前面已经学习到,少费唇舌,直接出示,寻找并明晰出来,节省时间,重点突出“穿插”的理解,让学生排队照相,加深理解,也是很有办法。

最后,说一点本人的一些想法。我们看今天二(8)班同学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但在木字旁的结构特点的概况上,费时颇多,是不是可以节约一点,多点提示,毕竟书法课一个星期一节和我们美术这些科目都是一样的,有些学生已然想不起上节课学过什么,你让他直接去概况木字旁的特点是很难的,多点提示,早点出来,那么接下来学生练习的时间也就多了,整个课堂也就更完满了。作为书法课,学生只有两次书写过程,显然不是蔡老师的初衷。后面的集中写字部分省掉了也是十分可惜的。因为没有时间了。如果前面省下来了,语言再简练一些,那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不过,每一堂总是要留些遗憾的,蔡老师这一堂也不例外。作为美术老师能听到这样的一堂课,使我了解原来书法课可以这样教,也是一种学习。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