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提升、共进
-------记昆阳三中2022学年第二学年第一次教研活动
为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深入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提升英语课堂教学品质,3月2日下午,我们英语教研组在本校录播室举行了英语学科专题讲座。全体英语组老师以及榆垟中学的老师们认真聆听了蔡小影、赵丽英和张宾三位老师的精彩讲座。讲座以优化英语课堂评价为主题,探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英语课堂评价方式、应用和评价维度。讲座内容丰富充实,干货满满。
1、 蔡小影老师《PTA量表在中学英语书面表达评价中的应用》
蔡老师指出:如果在书面表达的评分过程中规定评价要素、评价标准,分出不同质量等级,并给出描述性语言对不同质量等级进行界定,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被量化,写作水平也会得到较为准确的反映。依据PTA量表所得出的学生的分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写作能力的层次水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又可以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信息,具体诊断学生在各要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还可以看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整体发展情况,以便教师更有效地展开教学。
此外,蔡老师认为,学生的写作质量可以被量化,量化的分数可以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这也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理念的要求与体现。
2、 赵丽英老师《新课标背景下的多维度课堂评价》
赵老师围绕英语课堂多维度评价,强调学生学习状态是学生对课堂的信息反馈,是观察课堂、评价课堂的有力证据,也是新时代育人课堂的重要观测点。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细致观察与分析,可对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她在讲座中还细致地列出了各种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的维度,通过多角度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3、 张宾《新课标下的课堂评价》
张老师进一步从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新课标下评价维度。
她认为,一节成功的英语课,体现在学习方式上——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上,也体现在价值追求上,就是坚持依标施教。我们还需要坚持课堂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最后,一节好课也体现在学习情景上——联系阅读与主动问答,自主讨论与自评互判。
本次的活动让我们明白,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老师细心观察,合理有效地评价,耐心的引导和帮助。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坚信,英语课堂教学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