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施工图”相继公布。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2024-02-08 16:18:44)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屡被提及。王金涛表示,无论是此前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还是这一轮深化提升行动方案,“科技”“技术”“创新”这三个词都高频出现。



各地现阶段公布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相关介绍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正在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主旋律”之一。



作为科教大省的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早在2019年,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就达到67.04%,居全国第9位,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75.42%,居全国第4位。但却一直面临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的问题。2021年3月,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正式开启建设。作为陕西最大的孵化器,秦创原围绕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这一核心,整合陕西工业基础等既有优势,激活科技成果、高端工艺等科技资源,重塑“科技—产业—人才—金融”高水平循环和有效协同,承担了打通“最后一公里”堵点的重要作用。2022年底,继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后,西安成为全国第四个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以秦创原为核心的陕西创新驱动故事日渐“出圈”。



2023年10月,陕西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华商报》报道指出,专家认为,陕西新一轮国企改革突出强调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未来三年,科技创新将是陕西国企改革最大亮点。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陕西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新一轮国企改革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切实发挥陕西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等方面的作用,到2025年,在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的功能作用上、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机制上、在建设一流企业上取得明显成效。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陈光在接受《华商报》采访时表示,以实现上述改革目标为导向,首先要求国有企业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力度,从而加快形成具有更高竞争力和发展能级的新质生产力。



在中国国有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看来,“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打造现代新国企在思想观念和具体行动上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他看来,国有企业提升“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响应环境倒逼的客观需要和开展适应性变革的战略选择。



在近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河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周革非介绍,下一步,河北省国资国企将切实推动“三年上、五年强”(即“十四五”前三年实现“上台阶”,2023年底监管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十四五”末实现“强实力”)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在出席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指出,山西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企科技创新机制。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原创技术创新,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统筹优化创新平台,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历来被誉为“国资重镇”,2023年统计数据公布,截至2022年底,上海地方国资总资产高达27.6万亿元,仅上海一地就超过了北京+广州+深圳的总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2023年末上海市科协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新征程上,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坚定不移向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坚持不懈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在2023年初即被写入上海市国资委工作要点。此次上海贯彻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中,科技创新成为突出目标。方案同时指出,要准确把握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战略定位,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优化结构布局。同时将通过制定“一企一策”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