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经济循环,企业循环最重要
(2023-12-12 15:30:15)在正式引出“五步组合论”,我想先讲讲它的理论背景和当下所处的环境。
前段时间,很多人讲经济不行,中国也处于缓慢修复阶段,无论是GDP、就业和“三驾马车”等宏观经济指标,还是行业指标都相对不是很好,整体来看,经济本身面临许多挑战。
这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经济没经历过很多波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基本都是直线走上来的,小波动很短,一两年就过去了,我们很多人不习惯现在这样,一说不好,就觉得永远不好。
"); background-position: 0px 100%; background-size: auto 2px;
background-repeat: repeat-x;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还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变成日本,我是认为不会的,日本当时达到进入所谓“逝去的30年”的时候,那时日本的人均GDP一度是美国的两倍多,尽管从总和角度来看,中国也是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要讲人均GDP的话,排在世界六七十位以外,如果算GNP的话,就更小了,很多中国人看到GDP总和排第二,就觉得不得了,但实际上还差的远。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的潜力还很大,今后往前走,我觉得都会好起来。就在前段时间,高盛也发了一份非常少见的对面和以后判断乐观的报告。
为什么会乐观呢,我们都是从整个经济循环的层面来看的。
经济有四个循环,这是我在中粮集团提出来的——世界经济循环、国家经济循环、行业循环和企业循环。这四个循环每天都在进行,没有一天停过,而且还越来越激烈。
1.世界经济循环
不管做什么业务,必须要知道今天的世界经济循环在哪里,是在高峰还是低谷,还是在纠结缠绕之中。
过去基本是十年一循环,过去的循环是商品过剩的循环,产能太大,现在的管理工具、市场工具、国际化运营,让某一件商品完全过剩从而衍生世界经济危机的几率很小,现在世界循环主要是金融循环、金融危机,从1987年的美国黑色星期五,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到互联网的第一个泡沫。
到今天为止,这个循环仍在不断进行,因为信息传递的速度、管理经济的方式和国际化的程度,现在经济的循环时间拉长了。但就目前的形势,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我觉得明年下半年就会有回升,再过三年左右还可能会出现新的发展高潮。
2.国家经济循环
目前中国经济处在一个增长相对较低的点上,中国连续增长了40几年,几乎就没停,现在经济增长降下来,消费降下来,就业降下来,进出口降下来,大家不太习惯。
我们需要对国家市场循环加深理解,尤其是企业家,你应该知道现在中国经济在什么位置上,是高峰期还是低峰期,现在中国经济应该是一个增加资产投资的时候,因为现在资产的估值都在低谷,从这个曲线来讲,要对未来有信心。
3.行业产业循环
第三个行业产业循环,企业在长远发展上应该是要有主动选择的,有长远发展目光就是要求企业把主要资产放在经济成长的轨道上。
而企业家的前瞻性,就要求其要么选择好的行业/产业,比如电动汽车产业是高峰期;要么能利用好并进而穿越行业周期,比如房地产,这实属不易。
4.企业自身循环
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自身也有循环。做企业的人,必须知道有循环,必须要有竞争力,必须要知道你的竞争力在哪里。
有的企业因为一个产品决定了胜负,有的因为一个团队,有的甚至因为一个主要管理者,有的因为一项投资,有的因为某个定位,有的甚至因为某个财务安排。
这4个循环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但对企业来说,真正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企业本身。真正做好企业的,是不怕循环的。
有统计数据显示,好企业在经济好的时候会快速发展,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也不会死掉,只有不好的企业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会死掉,所以把握好你自己企业的循环是最主要的,
另外有一点,大家经常会背巴菲特的那句话——“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那现在都恐惧了,你怎么不贪婪了呢,反而和别人一样,那你这话不白背了吗。
德鲁克讲过,预测是没有用的。对企业来说,你要预测什么好坏,穿越什么周期,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好企业,没有真正的好企业是在所谓的经济循环中打下来的。
就拿地产来说,可能很多人都说地产要完蛋了,但你去看华润,完全没问题,在目前的地产环境下,华润近2000亿的市值几乎没太跌,并且盈利还在上升,还在买地,还在发展。
地产本身没有什么垄断可言,地是买来的,楼也是要卖出去的,这里面有行业自身的逻辑。
不管是三条红线,还是华润从30年前订下的商业板块和开发板块的组合比例,华润过去建了很多万象城,这在过去是被批评的,因为太慢了,万象城建了不能卖,不能卖就只能沉淀,资产回报率只有百分之几,所以30年前华润做这个组合的时候,一屋子人争论为什么这么组合,但今天来看,这确实管用了。
从企业自身来讲,华润也不是有多大的本事,世界上好的地产公司都是这样组合的。但反过来说,还是要做好企业本身。
我们很多人都关心世界、关心宏观,每次一出问题,都有宏观的、历史的或者国际的视角,但实际上做好企业本身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