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如何拿到城中村改造项目
(2023-11-16 10:48:55)市场营销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帮助客户解决核心问题,建筑企业要想拿到城中村改造相关项目,就需要帮助业主解决在城中村改造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基于城中村的特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会有诸多难点。一是土地变性问题,城中村的土地性质多是集体所有,集体所有的土地只有占有权、使用权,不可以交易收益,因此需要将城中村的土地由集体所有变成国有才可以进行新建房屋的销售与租赁。二是产权问题复杂,集体所有土地虽有规定不能交易,但是住户之间会以私下协议的方式进行土地的交易,这就会导致在征拆时存在产权不清、农户之间利益矛盾的问题,给征拆带来很大阻碍。三是清产清资问题,城中村居民会自建一些商铺、宾馆、饭店、超市等,且这些设施正在营业中,这部分资产的评估清算没有固定的标准,很难与居民达成一致意见。除此之外还存在利益关系复杂、城中村人口数量多表决复杂、社会问题复杂等问题。
城中村改造的最核心问题是资金筹措、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采取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那么资金来源渠道都有哪些?各种来源渠道的运作模式是什么?民间资本为什么愿意参与?这也是建筑企业在开展城中村改造项目时需要考虑并帮助业主解决的问题。
资金来源方面,城中村改造的资金来源有政府出资、金融机构融资、城市更新类基金、城投主体、社会资本投资五大类,每一类中又分了很多的小类,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对这些资金来源模式的运作方式熟悉,能够给政府讲清楚某一项目资金来源的可行性,政府才会有推行此项目的信心。
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方面,当前地产行业低迷,对地产商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造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民营地产商。因此市场的参与主体可能还是央国企地产商,这些央国企是建筑企业重点寻找并与之合作的对象。资本都是逐利的,想要让这些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就需要找到好的项目,讲好规划故事,让参与者有利可图。包括如何规划将保障房、商品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结合才有开发利润;产业园区如何招商运营,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经营性收入,如何进行资产证券化快速变现等。
分析区域市场、帮助业主解决征拆、建设规划、资金来源等问题,客观来讲,这已经超出了传统建筑企业的能力范围与职责范围,但是在当前建筑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你不去做这些事情自会有别的企业去做,只有帮助业主解决了核心问题才能够拿到项目,这就要求建筑企业积极培养、匹配相应的能力,或者积累、整合外部资源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用专业能力来打动客户,更好的布局开展城中村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