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投入产出效能

近年来,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已显著改善。近3年来,“科改企业”有效专利实施数量达11.2万件;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丰硕,其中,科技成果对外转让收入累计达126.2亿元,技术许可收入累计达151.6亿元,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获得股权价值累计达20.1亿元。但仍有一些企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国资委提出,为提高产出效能,“科改企业”要从科技创新各环节深入挖掘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和潜能,以精准化考核促进投入产出效能提升。“为了精准识别和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强化经营与研发、制造、服务等环节的跨部门联动,持续优化设计、采购、生产、交付等的一体化集成,打造成本低、速度快的精敏供应链,实现以业务牵引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变革,提升了企业营销、设计、生产三大系统协同增效。”中铁装备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华说,如今中铁装备盾构设计周期从60天缩短至30天,常规地铁盾构生产制造周期从150天缩短至120天。2022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较2019年分别增长40%和72%。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kpsfsBUaRiccuJ8SfulvTmS5OafjGQ2iaibfeEHibGOiaj0thwuQ9iajgMRup7BNP9JQceIBj0U3F80M7icInj10foOg/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国和一号”项目现场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和一号”的过程中,上海核工院联合国内600余家单位,构建“跨集团、跨产业、跨地区”的三代核电创新联合体,建成完整的非能动核电国际合作网络,协同突破高性能核燃料、核电主泵、先进核电仪控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培育至少两家单位、部署至少两种技术路线的“两两策略”,强化关键环节备份,研发效率明显提高。
前一篇:打造独门绝技,抢占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