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速场景应用“更具智慧”

(2023-06-12 10:38:41)

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坝陵河大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管理;“服务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118对服务区的扁平化、统一化线上管理调度……来到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区,一系列智慧高速产品及数字化解决方案令人眼花缭乱。

“‘后高速时代’来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也恰逢其时。”提及数字化转型初衷,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胤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331公里,桥梁2.82万座,隧道2535座。面对山区高速公路海拔高、沿线气候复杂多变、桥隧比高等特点,如何做好道路实时安全监测、险情预警调度、道路病害养护、高速应急救援等工作压力不小。

作为贵州建成高速公路里程最多、营运里程最长的交通企业,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自2020年启动了数字化转型工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汇聚和业务创新三个阶段,在高速公路建设、营运、养护、服务等场景的数字化创新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高速公路业务场景分散、复杂,比如收费管理、养护作业、桥梁检测、隧道安全等。因此,建立一个强健的中枢,是确保业务协同、数据打通、放大价值的关键。”在数博会期间举办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论坛上,张胤作主题演讲时说。

三年多来,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将数智化中台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并应用到多个场景。“如‘调度云’系统已接入集团所辖路段1.33万路视频、1363个情报板、105辆应急处置车、99辆清障车,实现了各类应急资源的统一实时调度。”张胤介绍,系统使用以来,集团所辖路网交通事故减少10.23%,事故处置到达和处置时间分别缩短3分钟和7分钟。

而在“服务区+”数字化管理平台上,技术人员通过分析车流量、车辆归属地、车型以及3000多种销售商品等数据,实时了解服务区运营状况,有助于解决部分服务区地理位置偏远、入区率低、消费能力不足、综合治理难度大等难题。

张胤介绍,从去年开始,集团还在前两年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启动了智能化升级的攻坚工作,通过聚焦数智化中台建设、数智化生产改造、数智化管理提升“三项行动”,数字化转型步伐更加坚定。

2025年打造有贵州高速特色的、国内领先的产业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提质增效;2030年核心产业板块行业数字化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数字化转型的“全景图”和“路线表”已然明确。

“实现企业数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张胤说,集团将进一步挖掘数据资产,打造内外协同、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生态,从服务模式、内部管理、数字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力,把数字化转型从实验变成实践、从局部变成全局,携手生态伙伴不断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前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