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城市国资国企市场化改革将怎么走?
(2023-03-22 16:35:24)
一是打好基础建设产业攻坚战。通过整合归并、投资并购等方式,着力提升开发建设企业综合资质和培育专业人才团队。引导其聚焦“新”政策,抢抓新基建机遇,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及以县城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领域加大业务拓展,全面助力重点区域项目高效落地。
二是打好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战。通过创新研发、渠道拓展与资本运作等策略,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多元化开发,实施多品牌互补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战略布局和规模扩充,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兼并收购步伐。推动“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拓展市场规模,实现控制力、影响力同步提升。
三是打好战略新兴产业引领战。通过直接投资、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着力培育专业化对外投资能力,聚焦 “投”引领,引导撬动社会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生态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全面助力区域新经济点孵育与产业集群式发展。
四是打好公用民生产业保卫战。通过数字赋能、归集运作等方式,着力推动公共交通、城市水务、空间物业、城市养护等资源集成与效率提升、降本增效。争取大数据、城市广告、城市停车等城市运营资源特许经营权,推进资源向资产、资本有效转化,提升城市运营能级,服务社会民生和保障城市高效运行。
前一篇:企业“三重一大”案例
后一篇:从二十大报告看企业的十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