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关键行业领域,如何加快国有资本布局?
(2022-09-30 15:32:10)近年来,一些省份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领域不断加大国有资本布局。江苏省属国有企业则产业门类相对单一,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布局较少。2021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榜单上,国有企业占比较低、整体实力偏弱。如何破题、解题?
“这个问题确实是我们下一步应该努力的方向。”省国资委主任谢正义介绍了近几年江苏省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的诸多动作:省级层面,省国信集团一次性出资30亿元参与徐工集团的混改;省高投集团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十三五”以来已累计投资高新技术企业340多家,投资总额达128亿元。市级层面,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市围绕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和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大布局力度,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集聚。
“从总体上讲,江苏省国资、国企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投入仍显不足。”谢正义坦承,要做的事很多,如要加强与央企、大院大所和行业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吸引产业类央企来苏设实验室、发展新兴产业,目前新一轮央地合作正积极筹划推进。他建议,要围绕江苏高质量发展需求明确重点,加强省市联动,形成战略协同,让各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形成一盘棋;同时突出企业家主体地位和人才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研究新兴产业类企业对企业家和对人才的要求,真正创造“国企敢干”的环境。
近年来外地国资系统频频收购江苏上市公司,仅2019年—2021年就收购了10家民营上市公司。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于敦德就此发问,江苏省国资对外收购情况如何?如何看待国资收购民营上市公司现象?“这个问题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多次过问,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谢正义介绍,2019年以来,外省国资收购江苏上市民营企业12户,主要集中在5个省。同期江苏省国资也在收购民营上市公司,8户在省内,1户在省外。
分析上述情况,首先要看到被外省收购的12户上市公司中,10户注册地没有发生变化,且部分完成收购后,收购方通过资本运作增强了上市公司投资能力。“这种并购,产业还在江苏,投资还在江苏。”谢正义表示,还要看到收购后有的企业业绩出现波动,江苏国资收购的上市公司表现也类似,“所以我们认为国资收购民营上市公司的效果及效用仍需长期观察和跟踪。”谢正义补充说,其中风险引起了国资监管方面高度重视,去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开会,强调防范国有企业收购上市公司的风险。
“所以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谢正义强调,江苏省属企业在进行上市公司收购战略时要围绕企业主业、紧扣服务江苏主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不要为做大而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