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炼成记
(2022-08-24 10:33:43)1998年,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在中央机构改革背景下成立。
彼时,世界前20强的医药企业已经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对医药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国药集团过去所从事的全国药品调拨业务被取消,医药公司纷纷下放地方或改制,留给母公司的几乎是“空壳”。
前有资金雄厚的跨国公司,后有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国药集团可谓“腹背受敌”。当时的国药集团,总资产为34.59亿元,销售收入为52亿元,利润总额为9200万元,市场份额不足1%。
24年后的今天,已然是另外一幅景象。
2021年,国药集团资产总额达到5640亿元,营业收入首次突破7017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089亿元,与1998年相比,分别增长逾163倍、134倍、1183倍之多,2021年社会贡献额超2000亿元。2013年,国药集团首次入围世界500强。此后,国药集团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保持快速上升。今天,国药集团有望成功迈入世界百强企业行列,位居世界医药企业第一位。
从艰辛创业到全球医药巨无霸,国药集团如何实现了跨越式成长?
记者梳理发现,通过兼并重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通过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不断深化企业内功,是国药集团的成长密码。
国药集团成立之际,正值医改开启之时,新政放开了药品批发市场,允许并鼓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新成立的国药集团把握政策契机,1999年整合旗下优质资源组建国药股份,2002年国药股份成功上市,此后,国药集团依托资本市场,开展了一系列兼并重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不断发展壮大的国药集团,也承担了重要的战略使命。2009年至2010年,在国资委指导下,国药集团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重组,打造国家医药专业化平台。
在开展兼并重组过程中,国药集团不断深化改革,从一家传统的国有企业成长为理念先进、治理规范的新型国企。
2005年,国药集团被国资委确定为首批董事会试点企业之一,2007年,国资委决定在国药集团实行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的新举措。这些改革举措使得国药集团的法人治理结构更加科学,战略规划流程更加合理,财务监督职能更加有效。
2014年,国药集团承担国资委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董事会职权两项试点任务,2018年成为国资委首家完成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试点任务的中央企业。
2019年,新上任的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要求,加快推进布局结构调整和管控模式转变,将国药集团的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在发展过程中,国药集团通过整合科研资源,推进科技创新,逐步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医药科技平台和创新体系。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药集团围绕新一届领导班子确定的“四梁八柱、百强万亿”的战略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科技发展,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贡献了国药力量,为推动国药集团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4年的时间里,国药集团以自身实践,走出了一条央企在竞争领域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