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扶持濒危剧种振兴戏曲“绝唱”

(2022-08-22 11:44:22)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规划》提出,实施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剧本创作扶持工程、戏曲进乡村和进学校项目,编纂出版《中国戏曲剧种全集》等,拍摄中国戏曲剧种纪录片。

“这些对延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为观众奉献了一批优秀精美的节目,也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更为戏曲的传承发展留存下了宝贵的艺术精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国家持续推进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使之进入常态化组织管理。例如,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提升计划、戏曲振兴工程、京剧“像音像”工程、剧本扶持工程等,此外还有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这类加强戏曲文化教育推广的活动,都已经行之多年。

此外,《规划》强调扶持濒危剧种。对此,王馗表示,濒危剧种多为地方戏,凝聚着浓郁的地域特色,拥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中华戏曲文明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总体来看,我们尤其要关注由一个民间班社或一个民营剧团来支撑的剧种,如果其中有的班社或剧团停摆了,那么这个剧种就有可能消亡,我们的文化生态就会发生改变。”

记者梳理发现,为改善濒临失传剧种生存发展状况,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文化和旅游部自2021年起持续实施戏曲公益性演出项目,支持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全国227个无国办团体或只有1个国办团体的剧种,开展免费或低票价公益性演出服务,以演出为核心推动濒临失传剧种的保护扶持工作。

“除了国家的支持,戏曲文化的创新和传承需要从业者在创作中更多地体现人民性、时代性。”王馗表示,只有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符合人民审美需求的文艺精品,戏曲艺术才能繁荣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