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的困惑与危机
(2015-06-28 16:38:36)分类: 班级管理 |
如果说初中生时期是幼儿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小学向高中过渡的关口;如果说初中阶段在人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处于特殊的地位,存在着特殊的问题;那么初中二年级是一个异乎寻常的过渡时期,是人生中起着特殊作用,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存在着特殊问题的时期。
一、初一“新奇感”已消失
对刚刚进入初一年级的新生,教师和家长都非常关心他们。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负担是否过重,班级同学关系是否融洽,学校的生活是否快乐。而学生呢?如果说兴趣和好奇心是智力发展的基本动力,那么他们会积极向上,他们会感到中学不同于小学了,它是个“新的学校”。可以说,他们对中学这个世界在认识上,还有许多的“未知数”。因此,刚入中学时他们非常注意控制自己的行动,凡事都要看看情况再说、再动。他们知道有些问题在小学是准许的,在中学可能是禁止的,如果不注意这些,人们会笑你“孩子气”的;有的在小学是禁止的,由于“已经是初中生了”,在中学都可能是准许的。然而一当进入了初中二年级,教师和家长认为在中学基本上“就那么回事”,他们已经适应了,因此对他们就不那么关心了。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什么问题都在萌发起来。孩子们那种促使他们“积极向上”的新奇感已经消失。他们认为中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他们用不着象当初那样控制自己的行为,小差小错也可以原谅自己。也就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在不自觉中蒙蒙胧胧地下滑了。巴甫洛夫曾说过:“原谅自己就是堕落的开始”。
二、生理上急剧变化而骚扰着初二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由此可以想象,这种客观上生理的急剧变化和他们社会文明知识和经验的比例严重失调,给孩子带来思想情绪上的混乱,动摇和不安,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严重的不良的骚扰,将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许多无形的障碍。
三、初中三年级紧迫感的姗姗来迟
初三学生比初一更加潜藏着危险。比初三面临开学的人生出路而又富有紧迫感的学生来说,实为混沌蒙昧。
初三将要毕业的学生日记中常常那样写到:“考试能得多少分,决定命运的是自己的事”。“过去总是爱看电视,被电视吸引住了。现在想用功了,意志要坚强一些了。如果不能战胜自己,就没有人生的快乐了”。
总之,到了初三,几乎任何怀疑、厌倦考试的学生,都不得不积极地准备,尽可能争取可以争取的一切。然而初二年级的学生和初三将毕业的学生相比,还处于昏睡状态,他们不可能象初三那样觉醒,那样懂得奋起直追。
四、初中二年级功课分量加大,难度加深
初二年级新增《物理》,语文课中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说明文成为教学重点,数学几何难度陡然加大,而地理生物又面临中考。总之,各种知识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都更大更多更深更紧更重要。
学习负担的日益加重,使其本来就丧失了对中学的新鲜感,加上生理上的骚扰而导致心理上的混乱和不安更加剧了潜滋暗长的困惑和危机。
也许对一般的教师和班主任,由于他们从初一、初二天天跟自己的学生接触,久而久之,对初二的明显危机甚至“两极分化”,感受不那么深刻,然而对于那些敏感的科任教师和学校领导,在和其它年级的对比中,他们就会有一种明显的感觉,初二年级实为嘈杂吵闹的班级,到初三真正出现了大崩溃,大分化,实质是初二潜伏着危机的暴发。然而只要我们对初中二年级深入仔细的探讨和研究,掌握其教学规律,变危机为良机,是完全有可能在初中二年级作出教学成效的。并为初三毕业取得辉煌的教学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