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长问题学生孩子班主任教师 |
分类: 随感随记 |
今天简单的听说了一下你们班的这个调皮孩子的情况,说实话我也没有好的办法和捷径!
所以首先我想说:其实我们在管理学生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哪怕是很小的一点进步的取得,背后都有班主任艰巨的劳动和大量的付出。没有哪个班主任可以随随便便取得成功。凡是声称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班级带好,以此证明自己高明的,那完全是在吹牛,更是在误导别人。雷夫说过,教育无捷径。当你羡慕别人聪明,自己愚笨时,其实就是被骗了。只要是用心做教育,没有不辛苦的!
面对“问题学生”,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看清他身上的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他想用这些问题来证明什么?得到什么?例如,这个学生经常打架,怎么办?一般而言,首先想到应是他的家庭环境即成长的原环境没有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他在班上也没有得到重视,对老师、同学产生了敌意,他表现出打架问题的目的是他用来保护自己免于孤独的恐惧,用扭曲的负面行为证明自己的强大,试图引起大家的关注。
第二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让他变成了这样?问题积聚的程度有多深?要改变的突破口在哪里?……很明显,要让“问题学生”在以后不成为一个问题,必须先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分析他问题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唤醒、鼓励、帮助、引导他打开自己的改变之门。
第三要考虑的就是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改善“问题学生”的心理环境和成长环境,截断、萎缩使问题继续滋长的“能源”和继续蔓延的空间。
第四则是师长在接纳、理解、信任的前提下,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持续关注和扶助,让学生自信自强,看到和模仿“光”和美好的样子,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的形象。
说到问题学生,不得不说的就是问题家长,对于这样的家长的具体策略,我以为如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一是欣赏的前提下,积极沟通交流。孩子,也往往是家长的镜子,所以,作为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必须以尊重之态、真诚之心,主动走近家长,积极走进家庭。
二是既然语言沟通不畅,那么很明显我们就不应该继续用这种原本就有很多弊端的方法,那是什么?就是书信!教师要学会利用书信的形式,慢慢地感化家长,慢慢地说服家长,慢慢滴改变他对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慢慢地提高他的教育理念。短信、小纸条、QQ留言、飞信等各种形式,都可以避免尴尬的面对面交流。
第三点,对于这样不配合的家长,班主任教师不要动辄就去找去问,而是一定要抓住一个突破口。即一件非常是非明晰明确的事情,以此为突破口,把家长说得心服口服,把家长感动,这些武断的李逵式的家长,也只有在你彻底把他打趴下,他才会服你。也就是,你必须通过一件事情让他服你。什么样的事呢?第一
最后,给你几点建议
一是学会用书信交流;
二是学会笑着忍耐
三是学会积累交流的素材
我希望你试着用笔记录这个孩子每天的表现
每天写篇随笔
以这个孩子为观察对象
现在不要急,三周即可
拿着你写的关于这个孩子表现的观察日记或随笔,送给他和他的家长。记住:在文章里,不要有怨言,而是充满你对他的希望与伤心,对他的期待与劝告,对他前途的忧虑与担心,对孩子的行为不要有太多的评判,你只管写他的表现和你的心情,不要有绝望,而更多是你的忧虑与伤心,更多是你的期待与希望。我想,他不会不读,他的家长也不会不读。一点思考,仅供参考。其实有时我们学会教育和提升家长,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最后再啰嗦一句:因为任何问题在班级来说都不是孤立的,只有在整体氛围中才能解决。你就犯错而解决犯错是不可能的,很多小错误只能在大氛围中融化,构建大氛围才是班主任该做的事情,越是盯着事情解决事情越是解决不了事情。班主任是要懂得在宏观上架构自己的班级的。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