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好优质课的注意事项

(2014-06-14 20:52:47)
标签:

学生

挫折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学随笔

——省优质课《挫而不折积极进取》备课反思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经历了省优质课参选的磨砺,我对此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作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既要有效,有情,还要有趣。有效,指的是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取较大容量的知识。有情,则是指通过良好的情境渲染、师生互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趣,是指保持课堂教学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氛围,保证学生在学习时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该如何设计一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呢?下面我将以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课时《挫而不折积极进取》为例,谈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抛砖引玉,期待大家的指导!

一、教学要有清晰的思路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作为备课教师,要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科学有效的完整思路。对此,我非常认同 叶圣陶先生的话: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教学思路清晰,思想品德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同时,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也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能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学思路的确立,缘由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与个人思考。

准备课的前提当然是研究课标,然后在此基础上解读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尊重教材,才能够读懂教材,才能更确切的把握教材,找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育点。才能理清教材的内在关系和逻辑关系,如果对课标解读的不够,对教材的研究不透,就容易出现有理跑偏的现象,偏离知识的重点、难点和教育点。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寻找的资源和学生的活动就不会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从三维目标的表述来看,主体肯定是学生,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能够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落实这一目标的时候,要注意用情感来打动学生的内心,以情感人。另外知识上要收获战胜挫折的方法,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逆境,再者还要提高从容应对,采取积极的措施度过难关的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发现,教材内容本身列了5条:1条讲的是态度(就是直面挫折,不畏不惧的态度),后面4条都是战胜挫折的方法或者策略。课本上战胜挫折的方法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冷静分析原因,从容应对→自我疏导→寻求帮助→创新。我感觉这个逻辑顺序不是很好。而我自己是这样理解的: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会产生悲观、失望、伤心等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所以说消极情绪是挫折带来的直接后果。首先要把这种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和排解,把自己从这种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然后再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到底在哪里?这个原因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下一步是要寻找应对挫折的方法,那就是寻求帮助和创新的方法。根据我的理解,我把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提炼和整合,讲完战胜挫折的态度之后,讲战胜挫折的方法我用了这样的顺序:自我疏导→冷静分析原因,从容应对→寻求帮助→创新。这样讲完之后,我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二、案例要有创新的选择

教学生活化是课标对我们思品课的根本要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进行结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和他们的成长相契合的地方,从而有计划的进行教育和引导。无论是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探讨话题的提出、问题解决的逻辑关系,还是结论的呈现,都应该围绕着学生经历的、熟悉的、关注的、认同的社会生活问题,要把知识融入到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中去,引导我们的学生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我的备课准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海选、吸收、精选、创新。海选工作也就是说围绕这个课题,广泛搜集各方面的备课信息,查阅网上相关课题的教案、课件等资料,学习别人的优点,看能不能为我所用。因为每一个教案、课件都饱含着作者的心血,或多、或少的都有它的优点,先浏览一遍,根据所讲的课和自己的讲课特色取其精华,大胆“拿来”,为“我”所用。虽然别人的例子我不能照搬,但他的思想我可以借鉴,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

准备的材料一大堆,选哪一个好呢?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比如讲面对挫折的态度时,我就搜集到了多个相关视频,有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被誉为当代中国保尔·柯察金的朱彦夫,霍金等等,但是我最终选择了2013年孝心美德少年赵文龙。原因有三:1、赵文龙的故事很感人,从年龄上来看,案例的主人公13岁了,是学生们的同龄人,也正在上初一,和学生们的共同点多,很容易拉近和同学们的距离,这种情感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内心。2、材料新颖,时代性强。3、在讲挫折这一块内容的时候,好多老师都用到了残疾人的事例,(但是我要说明一下,我没有歧视残疾人的意思,相反,我尊重他们的生命,尊重他们的坚强),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四肢健全的正常人的感人事例,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心。

在轻松有趣的案例分析下,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情境,掌握了所学知识点。

三、提问要有巧妙的构思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序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要善于提问。有效地提问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

首先,有效提问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提问:⑴龙龙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⑵面对挫折,赵文龙表现出了一种怎样的态度?先通过学生同龄人中榜样的感人事例,用情感打动学生的内心,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既可以缓解学生刚上课比较拘谨的心态,也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第二问,结合案例启迪学生思考,教师不是把观点强加于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面对挫折的态度。目的: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触动另一个灵魂”。

其次,有效的提问应该是开放式提问,指的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它没有划一的或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课文作进一步探究。如活动二:情境再现:明明的故事[提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用过的自我疏导的方法。这个场景是学生可能会经历的,或者是同龄人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问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对此,学生既有生活经验也有知识经验,感兴趣,为学生所关注,所以学生很愿意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也就是战胜挫折的第一个方法。 

四、讲授要有适当的分寸

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应把握分寸,恰当的讲。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恰当的讲,才能促进学生对课本基本知识、原理的理解,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符合学科特点、科学严谨的讲述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讲述过程中,要注重启发、比喻的应用。通过教师的感悟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 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锻炼。

活动三:(出示数字故事幻灯片)★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经典故事,在加上新颖的展现形式,学生不禁眼前一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让不同学生都能体验课堂带来的乐趣。课堂上,随着老师打开这些作品,伴随着音乐声,故事娓娓道来,学生看得特别认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故事给人的启发、思考和受育。这样,学生在教师恰当的讲的引导下,渐入学习的佳境。
 
 五、课堂要有全员的参与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一堂课成功的基本途径。老师要尽可能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个性特点,发扬教学民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活跃的教学气氛,以情激情,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师生都快乐的有所收获。

活动四:出示flash蜘蛛的故事

设计意图:课上到这儿,学生的思想就有些懈怠了,注意力也就不那么集中了,而flash的动感画面又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激活学生思维和情感,从知识和情感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它有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教学情景,由情入景,由景入学,使学生进入主体学习状态。

活动五:(出示中华民族战胜挫折的视频)

设计意图:这段视频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观看这段这颇有气势的视频,使学生在自由感受、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达到了较强的感染和教育效果。积极引导他们关注自我的成长,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关注我们的社会生活,关注现实,关注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板书设计:花朵代表的是战胜挫折的生命之花。花心代表的是面对挫折的态度,花瓣代表的是战胜挫折的方法。喻意:只要我们拥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要我们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迎战挫折,我们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我们的生命之花就会绚烂夺目,我们的生活就会像花儿一样美丽和芬芳。

六、语言有体现个人素养

在此次这次观摩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参赛教师的个人魅力,体会到一个教师的职业素质的重要性。教师魅力来源于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效率和对学生的吸引力。扎实的专业功底、成熟的学科素养、亲和的教态、机智的问答都会让课堂呈现不同精彩,令大家折服。

在备课、听课过程中,我一直在冥思苦想:学生活动多还是教师讲得多?紧扣教材还是补充其他课程资源?多媒体手段的是为我们服务还是我们受其制约?补充的课程资源中该用几个视频、选几张图片……教学的深度、广度、高度……任何一个选择都考验着我们的教学智慧。优质课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假如我们每天都收集整理一些经典的具有创意的情景材料,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与方法,每天课后和都能认真反思这节课的得与失,那么若干年之后,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我们的业务素养一定会加强。

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想,政治课教学任重而道远,总有风雨,总有迷茫,但我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脚踏实地学习、实践,反思,也会更靠近我们的理想课堂,接近我们的教育理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