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馆藏中国元代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裟(传 春屋妙葩的法衣)赏析

(2014-05-30 06:16:40)
标签:

东京国立博物馆

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

春屋妙葩

智觉普明国师

僧伽梨

分类: 日本国宝、重要文化财

日本馆藏中国元代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裟(传 <wbr>春屋妙葩的法衣)赏析

 

重要文化財  绫罗印金衬里-平绢

长231.5 宽:右端101.5 中央89.8 左端92.0cm

元代 14世纪  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TI-421

 

    这里所说的九条袈裟并非是有九件袈裟,九条袈裟是指佛门三种袈裟之一。即僧伽梨之一种,所谓九品大衣之下下品也。其制两长一短,条数有九分,故名。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会(即五条衣)、郁多罗僧(即七条衣)、僧伽梨(即九条大衣)三种,合称为三衣。 

 

    据切下袈裟里料所记下的“相传记”内容,相传其为活跃于南北朝时代的春屋妙葩的法衣。袈裟田相部分为特殊的三折纱质地,其上压制出的紧凑唐草纹样的印金,以及用于条叶的一部分及边缘的缂丝(缀锦)等,皆体现了中国元代染织的特色,表明此法衣为当时自中国带回的袈裟。

 

    “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义。

 

    “袈裟”是僧尼们的“法衣”,它是从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坏色衣”或“染污衣”。又因为“袈裟”的缝制方法,必须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然后缝合起来;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杂碎衣”或“割截衣”。又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日本馆藏中国元代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裟(传 <wbr>春屋妙葩的法衣)赏析

 

     袈裟”的制式也有它的一些原因和含义的。第一:印度地点处于热带,人们多着白衣。佛教为了僧俗有别,所以规定衣服染色。第二:白色俗装,比较亮丽;法衣坏色,不求美艳。第三:割截缝制,能以杜防典卖,且无法移作他用。第四:染污杂碎,能除爱美心理。第五:割截染坏,可息盗贼夺衣之念。

 


日本馆藏中国元代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裟(传 <wbr>春屋妙葩的法衣)赏析

 

    “袈裟”的种类主要的凡有三种,它们是“五衣、七衣、大衣”,合称为“三衣”。

     一、“五衣”:“五衣”梵语“安陀会”,义译为“中着衣”。此衣是用五条布料,每条一长一短做成,共计十隔。

 

    二、“七衣”:“七衣”梵语“郁多罗僧”,义译为“上衣”。此衣是用七条布料,每条两长一短做成,共计二十一隔。

 

    三、“大衣”:“大衣”梵语“僧伽黎”,义译为“众聚时衣”或“大衣”。此衣共分九品。——“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两长一短。“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三长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四长一短。这九品大衣:“下下品”九条,每条三隔,共计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二十五条,每条四长一短,共计一百二十五隔。

 


日本馆藏中国元代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裟(传 <wbr>春屋妙葩的法衣)赏析

 

   “三衣”的用处:——“五衣”是平常起卧时用的。也有说是工作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务衣”。不过在我国来说,僧尼们在工作时,都穿着国式的裤袄,并未着用“五衣”。“七衣”是听经闻法、诵经礼忏、或是大众集会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众衣”。“大衣”是说法、论辩、羯磨,或是面见国王重臣时用的。

 


日本馆藏中国元代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裟(传 <wbr>春屋妙葩的法衣)赏析

   

   “三衣”的穿着必须绕身三匝。并且可以视乎天气的冷热,随穿一件、两件、三件。如果夜里太冷,也可以把“大衣”盖在身上。又五分律说:“佛言:若出村入村,若出村入村,若草木钩衣破、风土污坌入叶中(叶即衣相),或日曝坏衣色,听为护衣故,聚落外翻着袈裟。若衣易坏,听颠倒着衣,上下安钩纽”。

 


日本馆藏中国元代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裟(传 <wbr>春屋妙葩的法衣)赏析

 

    “袈裟”的功德。——据戒坛经说:“五衣表断贪,净身业也。七衣表断嗔,净口业也。大衣田相,长多短少,表圣增凡减。并表断痴,净意业也。”又据悲华经说:“佛于宝藏佛前,发愿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者:若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者:若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摘自释氏要览)

 

    另据大般涅槃经说:“龙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鸟之难”。地藏十轮经说:“有一犯人,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头顶袈裟指许,得免鬼魅之难”。又经云:“有一猕猴,趁僧不在,戏着袈裟;欢喜跳跃,失足堕谷,命终得生天上。后九十劫,得出世道”。阿含经说:“破旧袈裟,不堪更用,悬于旷野山林;人畜鸟兽,若有见者,得种福善”。

 

    “袈裟”乃佛教之标帜,是圣人之表式,它的功德善利,岂是寻常可比?不怪清主顺治皇帝赞欢它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日本馆藏中国元代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裟(传 <wbr>春屋妙葩的法衣)赏析

 

居士受过五戒后才可以披袈裟,在披衣的时候双手把衣拿起来顶在头顶, 念诵四句偈语:

“善哉解脱服,钵叱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日本馆藏中国元代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裟(传 <wbr>春屋妙葩的法衣)赏析


日本馆藏中国元代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裟(传 <wbr>春屋妙葩的法衣)赏析

   【春屋妙葩(1311~1388年,日本)】

    妙葩和尚,山梨人。七成出家,学法华。十七岁上京,参于梦窗。梦窗灭后,奉侍元翁。又参于竺仙、清拙。住净智寺,敕住天龙寺。遗偈云:‘幻生七十有余年,了却先师未了绿;一国黄金收拾去,古帆高挂合同船。’世寿七十八岁。有弟子万宋、玉畹、圆鉴等。

 

    春屋七十八年的一生,并不是幻生。做了许多业绩,以涅槃的真理而论时,人生毕竟是幻的,但于其幻生的最后所做的“了却先师未了缘”。先师是梦窗,梦窗寂时,春屋四十一岁。梦窗常说:‘我将于今年逝世。’春屋侍其侧,代行寺务。“了却先师……”,可以安心死下去。“一国黄金收拾去”做好了面目,可以收拾的是黄金,不是砂金,不是少量的,却是全国的。去:死。“古帆高挂合同船”:帆是船,从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之渡船,戴著许多黄金。此一句古帆高挂,表示船将出帆。“古帆高挂”比如《碧岩录》的“古鉴高悬”。古鉴照一切,古帆高挂的船行“合同船”是大船,比如春屋的大人物,八千门下的合同船。春屋之死,大众送葬,比如大船出帆。“黄金”、“合同船”,福慧兼备的春屋妙葩。后圆融帝曾召请春屋于内道场,咨问法门,受大戒。赐号智觉普明国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