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寸:97.79 x 39.37 x 22.86
cm
Buff-gray sandstone with
traces of coloring
浅灰色砂岩雕刻着色
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收藏 文/
隆日编译
这是一尊来自山西天龙山石窟第17
窟东壁右首的游戏坐菩萨像,菩萨头部顶梳成高贵的发髻,饰宝珠花冠,缯带飘垂肩旁。脸部丰满端美,双眉弯曲纤秀,眼睛半睁垂视,鼻直而端正,小嘴微抿,形如菱角。双耳下垂,神情恬静安祥。菩萨的肌体丰腴,体格匀称,表现出筋肉的柔软富有弹性的感觉。衣薄透体,衣褶自然流畅,清晰感觉到衣内肌肤的起伏变化,生动写实。戴璎珞项链及手钏,下穿轻薄贴身的长裙,衣褶贴身流畅。胸宽腰细,姿态优美,腰微侧扭,半跏坐姿,一腿盘屈,一脚下垂,意态闲适而自在,是唐代典型舒相坐胁侍菩萨像。
此造像在雕刻技术上非常成熟,身体各部分筋肉骨骼的准确的处理,衣褶的规律自然,都是高度真实性和装饰性完美结合的结果。天龙山唐代造像创造了人体美的典型,显示了宗教美术中塑造优美形象的高度成就,是最杰出优美的宗教雕刻品。国际知名艺术家们公认为天龙山石窟的唐代佛像和菩萨像足称唐代佛像雕刻的顶峰。


天龙山被一条淙淙溪水分成东西二峰,东峰名“仙宕山”,上有12窟;西峰名“大佛山”,上有13窟。此外,北山史家峪福慧寺东还有3窟,圣寿寺西南沟崖上复有两窟,全山总计30窟。窟数虽然不多,但它却包含了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等4个半世纪的雕刻作品,反映了各个时代石窟艺术的特点及其从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发展过程,是研究我国石窟艺术的珍贵资料,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这些宝贵的石窟艺术遗产,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就有许多佛像、飞天、浮雕、藻井等作品被抢劫盗走。据不完全统计,天龙山有150余件雕刻精品被盗出国外,散失到了日本、美国、法国等地,致使其残遭破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