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革启动 接下来怎么走

(2015-09-21 14:23:30)
标签:

杂谈

     特约评论员 马亮

 

对于城市管理的研究者而言,杭州并不陌生。在笔者参与的连氏中国城市服务型政府调查研究项目中,杭州是少有的在过去五年都保持领先地位的城市之一。我们对服务型政府的绩效评估非常苛刻,一个城市只有同时在公众满意度、企业满意度和基本公共服务等三个维度上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才可以称得上是服务型政府。

 

但是,杭州市的城市交通状况,尤其是“打车难”,却每每令人诟病。如今,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杭州启动出租车行业改革,让人期待。

 

杭州出租车行业改革之所以能够迈出这一步,同其规模较小和组织分散的出租车业态有关。目前主城区的出租车不足万辆,却分属于近80家出租车企业和近千家个体户。面对零散的出租车经营者,交通管理部门要有更强的谈判力和议价权,才可以强有力地主导和推动行业改革。

 

杭州通过经营权的梳理、赎买和再分配,可以很好地解决行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使改革得以“轻装上阵”。与此同时,经营权的有偿赎买,把抵制改革的出租车经营者,转变为支持改革的拥护者,从而为行业改革找到了最大的政治基础。

 

杭州的这次改革,首先应摸清出租车的行业情况,理清出租车的经营权归属,使改革有的放矢,避免行业的无序和混乱。与此同时,这项改革如果能够尽快落地,也为互联网约租车的合法有序铺开奠定了基础。政府有勇气去让利于民,不仅为清理经营权归属提供支持,而且未来将无偿使用经营权,这些做法都是难能可贵的。

 

出租车经营是一种行业资格,如果完全免费,可能供不应求。如果定价过高,则又回到原来的陈旧模式,并使市民为之买单。针对出租车经营权,笔者以为应该采取有偿拍卖和动态调试的方式。如果采取拍卖制,既可以扩大政府的财政收入,又可以实现经营权的供求平衡。目前的方案提出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去动态调整经营规模,可以实现动态的市场均衡。

 

与此同时,规范互联网约租车行业的准入门槛、考核机制和退出方式,将是未来进一步改革的重点。目前滴滴、快的等互联网约租车公司所采取的身份认证制,还很难达到出租车企业的监管力度。应制订较为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避免不合规的出租车上路运营而导致公共安全问题。与过去单调静态的管理方式相比,动态均衡的管理模式,将是考验管理部门能力的关键所在。

 

杭州庞大的私家车看似是城市交通的负担,但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规范,却可能为公共交通作出巨大贡献。当然,这有赖于上位法的修改,以使出租车与私家车的法律地位得以明确。所以,一些事物表面上看似是负面的问题,但如果换个角度和思维方式,可能就会得出意想不到的发现。当然,进一步控制乃至减少私家车的保有量和增长率,仍然是杭州城市交通发展无法绕开的一道坎。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的出租车行业改革如果能够不断完善和顺利推进,相信会为即将迎来亚运会的杭州,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政策助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