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特约评论员 汪晓波
这一轮A股行情,可谓突如其来。万亿成交量驱动A股撑杆跳,牛市的意味似乎越来越浓郁。不论各路市场人士是否认同,用“疯牛”来形容这波行情,并不过分。
很多人都在思考,宏观经济一直存在下行压力,股市为何会出现如此疯狂的行情?钱从哪里来?“疯牛”会变成“长牛”吗?监管部门则顺理成章地就此番行情提出了告诫:希望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等说法误导。
在“市场自行结清主义者”那里,这一切都有其合理性。在他们看来,人不完美,但市场是完美的。股市总会起起伏伏,在种种起伏中,市场自行结清,有人赚钱有人亏钱。这是股市永恒的逻辑。
一个市场的行情,永远是有这么几个主要条件在支配:一是大环境;二是短期因素;三是人的行为。前两者可以通过分析论证判断出大致形势,后者则变化莫测。尤其是在市场遭遇暴涨暴跌时,人性的表现最为生动,最为淋漓尽致。
投资者对于上涨行情总是充满了期待。今天的市场,最渴望知道的是,证券市场的走势与经济基本面出现倒挂,会让行情持续多久?中小投资者,在这样的行情里,究竟该如何作为,是勇敢冲杀进去,还是更保守一些,对市场的风险多几分敬畏?
对于这样的问题,市场中从不缺少答案。事实上,答案反而是多得让人感觉有些聒噪。不同答案的提供者基于不同的动机,都在努力推销意见。对此,诸多小散们倘若缺少专业辨识的眼睛,不足为怪,但至少不该缺少一颗去分辨的心。在股市里,永远不要相信神话。
每一种游戏都有其逻辑与规则。股市不是游戏,但也大体如此。徜徉于股市中,就一定会接受市场的检验。幸运也好,惩罚也罢,都自有其定律。短期、长期因素叠加在一起,能否真的支撑起又一轮牛市,仍待观察。
这其中,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杠杆已经成为本轮行情走牛的无可忽视的力量。融资融券、伞形信托,以及其他一些信托产品都对本轮行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既为杠杆,就必然具备了在推动市场迅速上涨后,可能导致出现行情急剧下跌的状况。
说到底,只要宏观经济不改善,“转型牛”就会缺少坚实基础。关于这一点,市场当有清醒认识。这个时候,对市场多一份敬畏,亦为必要。杠杆的“放大器”之效,也要有认识。至少,卖房炒股的事情确实不能干——监管部门的这句话,说得很对,不妨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