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劝学》第一课时
(2012-11-21 21:08:49)
标签:
高职语文劝学教案教育 |
分类: 中、高职语文 |
[教学目的]:1.理解几个文言虚词和通假字的用法。
3.了解荀况对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的论述,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崐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对学习的重要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的论述,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所必须持有的正确态度
[教学难点]:了解设喻论证、对比论证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作者,解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新授
1、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他的著述很丰富,今存《荀子》一书,共32篇,大多数是他自己写的,一部崐分是他门人的著作。这部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思想和他的文章风格。荀子文章的特点: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劝”在本文是“劝勉、鼓励”的意思。所以题意是“劝勉、鼓励人们勤奋学习”。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3、教师领读课文,正字正音
[明确]:木直中zhòng绳
跬kuǐ步
4、学生齐读课文
5、疏通第一小节文意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为:
木直中绳,輮以(之)为轮,其曲中规。中:符合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虽:让步连词,即使
有:通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广泛地学习
乎:相当于“于”
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三、作业
1、熟读背诵第一小节
2、抄写字词注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