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育儿大忌
文/筱-宝贝儿
儿子是个不拆不扣的“玩具终结者”。喜欢买,喜欢拆。我也乐得全当他是在动脑筋研究鼓捣了。儿子对玩具的“三分热度”我暂时可以接受,然而,他在对玩具研究过程中的耐心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每当玩具玩得不顺手、不听话的时候,他轻则生气,重则骂骂咧咧、拳打脚踢,让玩具“尸骨无存”也就罢了,小朋友气得满头大汗、信心全无,让我手足无措。
昨天下班刚进门,我妈就投诉儿子,又跟刚买“尺子”扛上了。
尺子做得很细致,除了可以度量之外,上面还装了一个小迷宫和一个小拼图供小朋友娱乐用。在前一天晚上,儿子很快便把“迷宫”玩熟了,玩拼图的时候,碰到了一点小难度,失去耐心的儿子希望把拼图块一个个抠下来重新安装,我告诉他,这是你的东西,你自己决定好,并告知他,抠下有可能不好装或装不上去等其它后果。
他想了想,好奇心赢了。拆了。所有安装都很顺利,意料之中,到最后一块的时候,装不上去。他又生气了,让我帮忙。我再重申了拆后的后果,并表示:“妈妈可以给你一次机会,帮你装上去,但是如果你再要拆的话,妈妈不会再帮你了”。他得意的同意了。可刚装好,他又忍不住抠了下来。这次我没帮他。让他自己搞定。在他自己安装的过程中,他有生气,有再次央求我帮忙,有外婆在旁边泼冷水和责怪,最终,他仍然靠自己的力量装好了。
回到昨天下班。我妈说他又把拼图抠下来装不上去,生气了,把尺子都锤破了,责怪我就不该给孩子买这种玩具,让孩子玩总喜欢发脾气。妈妈的话,让我有点忍不住想生气,这种说话和“小孩子摔倒了,怪地不好”有什么区别呢。我忍了忍。
儿子过来找我,要求我帮他安装。我直接拒绝了他,并强调了拒绝的理由。我的拒绝让他看上去有点失落,有点委屈,有点沮丧。但他也看出我不愿再帮他的决心。努力了两句便走开了。没有吵闹。很便就恢复了笑容。
我不知道我的拒绝是不是伤害到他了。事后,我给他做了思想工作,首先,肯定了他喜欢拆装的行为,对他的情绪也表示了共情,但也告诉他,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
在儿子面前,我一直强调做人要守信用,说过的话,就必须做到。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觉得育儿的过程中,“朝令夕改”是最大的禁忌,现在的孩子都聪明,很善于抓住家长的软肋,就像在面对老人时,他们会用哭闹、可怜等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如果碰到像爸爸、妈妈比较说话算数的时候,他们便完全没有招数。
育儿,真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