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古玉鉴赏》中,有一篇文章:
《近300张大图解密红山玉器(推荐分享)》。
文章开始即明白说明:
“在下愿意将精心编制的数百件中国北方史前玉器图片发出,供红山爱好者和红山文化初学者欣赏、学习。这些玉器全部为国内科学考古出土、国立博物征集品或国外著名博物馆、收藏机构藏品。”
但该文有的观点却有商榷的必要。特别是文中“红山文化的中心地带在牛河梁”,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不敢苟同。
牛河梁,并无任何红山人的居住和繁衍生息的部落和遗址。
牛河梁,是红山时期高等级的墓葬群遗址。
因此,牛河梁,不是“红山文化的中心地带”。
甚至,还说,黄帝是从牛河梁起兵到河北涿鹿一带,打败了炎帝。
这更是无稽之谈。
牛河梁,既無城池,又无人群聚落和生产活动遗迹。都是散落的石砌墓葬群。
难道,黄帝是住在墓地里吗?
难道,黄帝是带的坟墓尸吗?
所谓的坛,庙, 冢。只有冢是真实的。坛和庙,都是牵强附会的。连最基本的祭祀神器C形龙,太阳神,勾云佩等,都没有出土,哪来的祭坛?啥叫祭坛,去西拉木伦河两岸遗址看看。
去年,辽宁博物馆搞得大型展《又见红山》,除牛河梁墓葬群外,又借展了赤峰“魏家窝铺红山遗址“。为什么?因为,牛河梁没有部落和居住遗址嘛。
所以,考古必须真实不能拔高。不能与神话传说贴靠。更不能臆想发挥。
此文中的300张大图,大多都是红山墓葬中出土,个别是征集。
这300张大图的红山玉器,基本都是真品,但,档次不高,属于普品。
为什么?因为墓中陪葬玉器,除极特殊情况,档次不会太高。
真正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大多是出现在大型祭坛中。那些“河磨黄玉红沁形美工精“的红山玉器,基本都是祭祀场所的祭器和供物以及奉献神品。
所以,
墓葬出土的红山玉器普品,料工,容易仿制,
祭坛出土的红山玉器精品,料工,难以仿造。
至于为什么?想一想,就明白了。
红山人所有玉料都是偏岭河里,捡拾的是河磨滚石,检测报告是“透闪石”。而作假仿制都是岫岩山料,检测报告是“蛇纹石”。现在,河磨料很难挖到,价格十分昂贵。根本不可能用稀有昂贵的河磨玉料,来做个假红山玉器去卖。那的什么成本?脑子进水了?
古玩艺术品有两个概念要分清。一是博物馆展览,是时代的记录。展品必须出身翔实,原汁原味,可以残破。二是个人鉴赏收藏,是个人的审美。藏品应该质地上乘,工艺精细,造型优美,没有瑕疵。
如果,
以这300张大图为准,满地摊都是国宝。
以河磨黄玉红沁为准,红山玉凤毛麟角。
清朝的瓷器多的是,有价值的也就是康雍乾的官窑。
收藏,不能走入误区。你是想办博物馆?还是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