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正装看便装,想瞧瞧紫禁城后宫娘娘和孔府内眷们休闲时的穿戴什么样。一看才知道,富贵人家的“家常”,和老百姓家里也是大不一样。
“锦绣日常”

便服:
便服是清代帝后燕居时穿用的服装,具有形式繁复多样,颜色与纹样绚丽多彩等特点。包括便袍、衬衣、氅衣、马褂、坎肩、袄、衫、裤、套裤等。



大红色缂丝百花纹棉氅衣 清
同治(公元1862-1874年),故宫博物院藏
大红色缂丝百花纹棉氅衣:圆领,大襟,右衽,短平挽袖,直身式,左右开裾。内饰湖色素纺丝绸里,絮薄棉。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领上系墨书黄纸签,正书“大红色缂丝棉氅衣一件”;背书“同治元年三月十二日收”。此衣在大红色地上缂织出牡丹、玉兰、水仙、梅花等四季花卉基本轮廓,然后通过着笔对叶片与花瓣的细部及阴阳浓淡加以生动细腻地渲染。

藕荷色缎绣折枝藤萝团寿字纹夹衬衣 清
光绪(公元1875-1908年),故宫博物院藏
藕荷色缎绣折枝藤萝团寿字纹夹衬衣:圆领,大襟,右衽,短平袖,直身式,裾不开。内饰明黄色素纺丝绸里,缀铜鎏金镂空纹扣一枚,铜圆光素扣一枚,白玉镂空团寿字纹币式扣五枚。

有人将此衣与故宫所藏慈禧太后写实油画像加以对比,判断这件衣服的主人当为慈禧太后。折枝藤萝是慈禧太后生前非常钟爱的纹样之一,因其每年春季开花,成荫似锦,寓意春生万物,子孙不绝。


湖色缎绣绣球蝶纹夹衬衣 清
光绪(公元1875-1908年),故宫博物院藏
湖色缎绣绣球蝶纹夹衬衣:圆领,大襟,右衽,短平袖作三层状,直身式,裾不开。内饰雪青色暗花罗里,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狮舞绣球纹机制币式扣四枚。


茄紫色月季花纹织金缎琵琶襟棉小坎肩
清(公元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藏
茄紫色月季花纹织金缎琵琶襟棉小坎肩:立领,琵琶襟,右衽,左右及后开裾。月白色素纺丝绸里,絮薄棉。坎肩装饰织金绦边。缀盘扣一枚,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龙纹机制币式扣五枚,其背后饰“光绪元宝”、“湖北省造”、“库平七分六厘”字样。
品月色缎绣右蝶团寿字纹夹大坎肩 清
光绪(公元1875-1908年),故宫博物院藏
品月色缎绣右蝶团寿字纹夹大坎肩:圆领,对襟,右襟及左右胁下共有品月色垂带五条,左右开裾。内饰雪青色暗花纱里,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禄字机制币式扣四枚。此件大坎肩采用三至四色退晕的装饰手法,在品月缎地上运用平针、戗针、刻鳞针、平金等绣法,绣制百蝶团寿纹样。

上 石青色缎绣瓜蝶纹镶领袖边女对襟夹马褂
清 光绪
故宫博物院藏
下
品月色福寿三多纹暗花缎镶绦边棉套裤
清
故宫博物院藏
石青色缎绣瓜蝶纹镶领袖边女对襟夹马褂: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内饰湖色素纺丝绸里。滚镶绿色“卍”字曲水纹织金绦边。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双鱼纹机制币式扣四枚。
品月色福寿三多纹暗花缎镶绦边棉套裤:棉套裤上下两端缀环绦、缎带,用以系裤、束腿。裤腿一侧开裾。内饰深雪青色素纺丝绸里。套裤是清代后妃燕居时穿用的一款简单而又实用的便服,具有遮风御寒的功能。同时也对恬淡或臃肿的内裤起到装饰作用。

浅黄色缎绣芦雁整枝萱花蝶纹女夹袍
清(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藏
浅黄色缎绣芦雁整枝萱花蝶纹女夹袍:圆立领,大襟右衽,窄平袖,直身式,裾不开。内饰湖色素纺丝绸里。缀盘扣一枚,铜鎏金光素扣一枚,银质“光绪元宝”机制币式扣四枚。此袍纹样构图为:整枝烂漫的萱花穿前胸、过两肩,蔓延至后背。下摆处设地景苇荡芦花,雁憩闲恬闹中取静,充满一派生活意趣。

紫色绸绣百蝶纹镶领袖边女大襟棉马褂 清
光绪(公元1875-1908年),故宫博物院藏
紫色绸绣百蝶纹镶领袖边女大襟棉马褂:圆领,大襟,右衽,牙白色绸平挽袖绣彩蝶纹,左右及后开裾,前后开裾处饰如意云头绦边。内饰绿色素纺丝里,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

桃红色缂丝丛兰纹棉氅衣
清 道光(公元1821-1850年),故宫博物院藏
桃红色缂丝丛兰纹棉氅衣:圆领,平袖,直身式,左右开裾。内饰湖色暗花绸袖衬。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开裾处装饰如意云头,滚镶石青色蓝蝶纹缂丝绦边。下摆为缂丝地景。除运用缂丝工艺外,也在纹样中局部着墨描绘,起到晕色效果。附黄纸签,墨书“桃红缂丝花卉棉氅衣一件,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收,沈魁交”。

藕荷色缂丝四合金团寿字纹琵琶襟夹马褂
清(公元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藏
藕荷色缂丝四合金团寿字纹琵琶襟夹马褂:立领,琵琶襟,右衽,平袖,左右及后开裾。衣袖敞阔,衣身肥大。衣襟袖口滚镶细织金边。内饰品月色素纺丝绸里。缀织金盘扣一枚,铜鎏金錾花寿字纹扣一枚。缀铜鎏金“贵”字机制币式扣五枚,其背面饰“顺金隆”字样。

(外)草绿色江山万代纹漳绒大襟夹小坎肩
(内)米色团龙金云寿字纹织金缎夹袍
清(公元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藏
草绿色江山万代纹漳绒大襟夹小坎肩:立领,大襟,右衽,左右开裾处饰如意云头。内饰绿色素纺丝绸里,缀蓝色盘扣一枚,铜鎏金錾花扣一枚,缀铜鎏金喜鹊寿桃纹机制币式扣五枚,其背后饰“世昌”字样。

米色团龙金云寿字纹织金缎夹袍:圆领,大襟,右祍,窄平袖,裾左右开,直身式。内饰湖色素纺丝绸里,缀铜鎏金錾花扣五枚。


蓝色缎平金牡丹凤纹夹衣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蓝色缎平金牡丹凤纹夹衣:圆立领,右襟,宽袖,左右开裾。领、襟、袖、摆、裾处以白花牙、彩绦、黑缎条镶边。前后身、两肩、两袖饰满以金银丝线盘制的牡丹、彩蝶、舞凤图案。


月白色湖绉女衣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月白色湖绉女衣:圆立领,右襟,直身,平挽袖。领、襟、袖、摆处缘饰多重镶边。


湖色暗花纱镶边单衫 清
同光(公元1860-1908年),山东博物馆藏
湖色暗花纱镶边单衫:圆立领,大襟,右衽,平阔袖,左右开裾。缀铜鎏金錾花扣五枚,襟、裾、摆镶滚花边两道,裾顶端镶滚如意云头。袖端接雪青绸绣花蝶纹挽袖。


红色缎“太平富贵”纹裙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红色缎“太平富贵”纹裙:红缎面,粉绸里,粉布接腰。裙门、摆边镶彩绣花卉白缎条与花绦边,两侧镶压蓝缎栏杆条,裙下部以打籽、平绣手法绣花蝶图案,裙门饰打籽绣寓意“太平富贵”的牡丹、花瓶、蝙蝠、花卉等图案。


青色绸龙纹裳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青色绸龙纹裳:蓝布接腰,腰两头缀一对蓝布系带,腰下环饰盘金行龙五条、金正龙一条。膝襕处环饰盘金团龙十七条、金行龙五条;裳底部饰金织的斜水、浪花、江崖等纹饰。


粉色绸暗花竹纹女裤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粉色绸暗花竹纹女裤:暗竹枝花卉纹粉绸面,白布里,白布接腰,中实丝绵。裤口镶嵌彩绣莲花牡丹、珠钉梅兰纹蓝缎带和深蓝色窄条。

菱角形披肩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菱角形披肩:黑缎地,彩绣五彩云蝠、飞龙纹样。莲花纹织金缎镶边。领口缀一对袢扣。

红色缎莲生贵子纹云肩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红色缎莲生贵子纹云肩:粉绸里,红缎面,边饰圈银,黑缎镶边。面彩绣蝶鹊花卉、鱼虾锦尾鸟及“莲生贵子”等吉祥图案。

白色缎彩绣花蝶纹云肩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白色缎彩绣花蝶纹云肩:红布里,彩绣花卉蛱蝶纹白缎面。四朵云头外镶缘雪青、蓝两道花绦,下垂五彩丝线穗。
蓝色缎彩绣元宝底鞋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蓝色缎彩绣元宝底鞋:蓝缎鞋面,白布鞋里,紫鞋鼻,前鼻与后帮处加镶绿牙绠,鞋面彩绣莲花禽鸟;木底包白布,下贴一层薄纳底,底与帮相接处加镶黑牙。木鞋底前部微内凹,后部呈内敛坡形。
绿色缎绣花女鞋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绿色缎绣花女鞋:红布里,彩绣缠枝花纹绿缎鞋面,硬纳底,鞋头镶黑缎三重云头,正中装饰一粉线变形体“寿”字。

红色缎绣花马蹄底女鞋
清(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点翠凤吹牡丹纹头花
清(公元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藏
点翠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残忍的中国传统工艺。制作时,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据说,翠羽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的鲜艳华丽。古代帝王冠服和王后凤冠常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虽经历漫长岁月,仍可保持鲜艳闪亮。此工艺在中国流传久远,发展到乾隆时代已达顶峰。后来,出于保护鸟类意识的觉醒,这项残忍的制作工艺才在清末民初由烧蓝工艺所取代。

玳瑁镶珠嵌玉石花卉纹扁方
头饰 清(公元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藏
扁方,相当于汉人妇女发髻上的扁簪,清代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必备的头簪,既用于固定发髻,又具有装饰效果。
伽南香嵌金长圆寿字纹十八子手串
清(公元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藏

忠孝带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忠孝带:香囊为紫缎地,彩绣折枝菊花纹。两件为一对,分别垂挂于两只铸有“忠”、“孝”字样铜版的忠孝带上。每条忠孝带上还垂有一条浅蓝色绸“帉”飘带。
黑色缎彩绣莲花纹粉袋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绣花香荷包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彩缎“祝寿双全”镜套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折扇套、钱褡、镜袋、牙签筒
清 山东博物馆藏
长方形盒、眼镜盒、葫芦形烟包
清 山东博物馆藏
香荷包
清 山东博物馆藏

铜鎏金冲耳乳足炉
清(公元1644-1911年)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仿宣德铜鎏金冲耳乳足炉:炉作圆形,冲耳,乳足。通体呈深褐色,表面作鎏金装饰,金片大小不一,自然散布周身,有斑驳之感。外底铸“大明宣德年制”阳文楷书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