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 中)

(2013-07-07 19:06:54)
标签:

文物

服饰

明清

鲁博

特展

分类: 文博拾萃

     上篇介绍了朝服(也称礼服)、祭服(实际为礼服的一种),本篇接着介绍吉服、常服与行服。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吉服

    吉服主要用于重大吉庆节日,以及祭祀主体活动前后的“序幕”与“尾声”阶段,由吉服冠、龙(蟒)袍、补褂、吉服带等组成。因其色彩鲜艳纹饰精美,故亦称“花衣”、“彩服”。

    帝后吉服俗称“龙袍”,其区别在于开裾,皇帝吉服为四开裾,皇后妃嫔只作左右开裾或仅后开裾,另外女装有花接袖。

    清代冠服制度等级森严,以吉服为例,只有穿着于帝、后、妃、嫔身上的吉服袍称为“龙袍”,其他一干人等所穿皆称“蟒袍”。尽管民间向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之说,但从清代冠服制度来看,皇子的吉服袍与贵妃及妃子颜色相同,纹样亦同为五爪龙纹,但却只能称为蟒袍。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明黄色缎绣彩云蝠寿金龙纹男棉龙袍  清  乾隆(公元1736-1795年),故宫博物院藏

 

     明黄色缎绣彩云蝠寿金龙纹男棉龙袍:圆立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片金缘,裾四开,直身式袍。内衬湖色暗花绫里。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此袍在明黄色缎地上,绣制彩云蝠、寿金龙、海水江崖以及十二章等纹样。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蓝色缂丝三蓝云蝠寿龙纹男棉龙袍  清  乾隆(公元1736-1795年),故宫博物院藏

 

     蓝色缂丝三蓝云蝠寿龙纹男棉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石青素缎缘,裾四开,直身式袍,列十二章。内饰月白卷草菊花纹暗花绫里,絮薄棉。缀铜鎏金錾花扣五枚。附残破墨书黄纸签一,上书“蓝缂”;墨书白纸签一,上书“高宗”。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绛色绸平金银绣勾莲龙纹男夹龙袍  清  乾隆(公元1736-1795年),故宫博物院藏

 

     绛色绸平金银绣勾莲龙纹男夹龙袍:圆立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直身式袍,列十二章。内饰湖色卷草菊花纹暗花绫里。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以下是一组女式吉服,以颜色分等级,其中,明黄色龙袍为皇后所穿,杏黄色龙袍为贵妃、妃所穿,香色龙袍为嫔所穿。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明黄色绸绣彩云蝠八宝金龙纹女夹龙袍  清  乾隆(公元1736-1795年),故宫博物院藏 

 

     明黄色绸绣彩云蝠八宝金龙纹女夹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片金缘,裾左右开,正行龙直身式袍。内衬湖色团杂宝纹暗花绫里。缀铜鎏金錾花扣三枚。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明黄色缂丝八团彩云金龙纹女夹龙袍  清  道光(公元1821-1850年),故宫博物院藏

 

     明黄色缂丝八团彩云金龙纹女夹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片金缘,裾左右开,八团有水直身式袍。内饰湖色素纺丝绸里。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附墨书黄纸签一,正书“明黄缂丝八团金龙有水夹袍一件”;背书“道光十三年七月初三日收,沈魁交”,此件龙袍以缂丝工艺缂织而成。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明黄色纳纱三蓝云蝠金龙纹女单龙袍  清  道光(公元1821-1850年),故宫博物院藏

 

     明黄色纳纱三蓝云蝠金龙纹女单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片金缘,裾左右开,正行龙直身式袍。列日、月、黼、黻四章。缀铜鎏金镂空扣五枚。此服主体纹样采用三蓝搭配设色方式绣制而成。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杏黄色缎绣八团彩云金龙纹女棉龙袍  清  乾隆(公元1736-1795年),故宫博物院藏

 

     杏黄色缎绣八团彩云金龙纹女棉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片金缘,裾左右开,八团无水直身式袍。内饰湖色团龙纹暗花江绸里,絮薄棉。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附墨书黄纸签一,正书“杏黄缎绣八元金龙无水棉袍一件”;背书“道光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收,得意、张和交”。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浅杏黄色纳纱彩云蝠团寿字金龙纹女单龙袍  清  同治(公元1862-1874年),故宫博物院藏

 

     浅杏黄色纳纱彩云蝠团寿字金龙纹女单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片金缘,裾左右开,正行龙直身式袍。内饰湖色素纺丝绸里。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铜鎏金光素扣一枚。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香色纱缀绣八团彩云金龙纹女单龙袍  清  乾隆(公元1736-1795年),故宫博物院藏

 

     香色纱缀绣八团彩云金龙纹女单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片金缘,裾左右开,八团有水直身式袍。缀银鎏金錾花扣四枚。附墨书黄纸签一,正书“香色纱缀绣上四团金龙下四团夔龙有水单袍一件”;背书“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收”。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下面这件杏黄色纳纱彩云金龙纹小男单蟒袍为皇子穿用,尽管纹样绣的也是“五爪龙”,但依服制也只能称之为“蟒袍”。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杏黄色纳纱彩云金龙纹小男单蟒袍  清  嘉庆(公元1796-1820年),故宫博物院藏

 

     杏黄色纳纱彩云金龙纹小男单蟒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片金缘,裾四开,直身式袍。缀铜鎏金錾花扣五枚。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展出的所有帝后吉服中,最为珍贵的,是下面这件康熙皇帝的深香色八团男单龙袍,沉稳庄重,素雅精美,称得上清宫服饰中的稀世珍品。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深香色纱平金绣八团云龙纹男单龙袍   清  康熙(公元1662-1722年),故宫博物院藏

 

     深香色纱平金绣八团云龙纹男单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石青素缎缘,裾四开,直身式袍。缀铜鎏金光素扣四枚。领口系黄纸签,墨书“圣祖,香色直经纱绣二色金团龙单金龙袍一件”。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此袍采用暗花纱地起二色平金绣法,借鉴了传统绘画中的白描手法,勾勒出八团云龙纹细腻婉转的线条轮廓。此外,在直经纱地上,由经线绞经显现下摆处的海水江崖纹。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下面几件是山东博物馆、曲阜文管会收藏的清代吉服,与皇宫服饰的富丽堂皇相比,自是显得差强人意。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青色绸绣云蝠金龙纹皮朝袍  清  光绪(公元1875-1908年),曲阜文管会藏

 

     青色绸绣云蝠金龙纹皮朝袍:圆领,大襟右衽,上衣下裳相连,上衣衣袖分袖身、熨褶素接袖、马蹄袖端三部分,马蹄袖出峰。腰间有腰帷,下裳与上衣相接处有襞积,其右侧有正方形的衽。内衬皮毛里。通身平金绣飞龙、行龙、团龙34条,间饰仙鹤、云蝠、“卍”字、暗八仙、海水江崖等纹饰。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蓝色彩云金蟒纹妆花缎夹袍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蓝色彩云金蟒纹妆花缎夹袍:圆领,右襟,马蹄袖,长身,下摆微外敞。前胸饰一金正蟒,前后膝襕处饰有四条金侧蟒,两肩、马蹄袖端各饰一金行蟒,袍身底部饰一组海水江崖、五彩曲水图案。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青色妆花绫蟒补褂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青色妆花绫蟒补褂:圆领,对襟,平袖,前胸、后背各缀一彩云江崖金正蟒图案的方形补子。前胸补子一分为二,分缀对襟两边。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青色绫鹌鹑补褂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青色绫鹌鹑补褂:圆领,对襟,平袖,长身,前后左右四开裾,前襟缀铜纽扣五枚,前胸后背各缀一平金斜水海浪鹌鹑向日方补,是清代八品文官的官服。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清朝承袭明朝补子之制,但又与明代补子有所区别。清代补子比明代略小,约30厘米,前后成对,但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完整;明代补子长约40厘米,前片、后片均完整。清代补子同样绣饰禽兽纹样,但所绣的禽鸟猛兽有所改变。如:明代文官八品绣黄鹂,九品鹌鹑,而清代是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清代一品麒麟,二品狮,而明代则是一二品都为狮。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常服

    清代帝后和文武官员的常服比较特殊,既蕴含礼服的性质,又兼具吉服的作用,主要用于庄重、严肃的场合,如丧期内的吉庆节日,以及重要节庆逢已故帝后忌辰等特殊场合。常服由常服冠、常服袍、常服褂、朝珠等组成,具有颜色深沉素雅、款式简洁庄重的特点。

    清代帝后常服褂不仅作用相同,且颜色也均为石青,用料均选用素织或者同色暗花织物。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蓝色团龙纹暗花江绸棉常服袍  清(公元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藏

 

     蓝色团龙纹暗花江绸棉常服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月白色素纺丝绸里。缀银鎏金錾花扣五枚。附黄纸签,墨书“蓝江绸棉长衿袍一件”。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石青色团龙纹暗花纱女夹常服褂  清  嘉庆(公元1796-1820年),故宫博物院藏

 

     石青色团龙纹暗花纱女夹常服褂: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内饰月白色素纺丝里。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拴系扣拌四个。附黄纸签,墨书“览石青纱女裕褂一件,嘉庆五年二月二十日收,包衣昴邦呈”。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蓝色暗花绸常服袍  清  嘉庆(公元1796-1820年),曲阜文管会藏

 

     蓝色暗花绸常服袍:圆领,大襟,前后开裾,马蹄袖式袍。江绸地织二龙戏珠团暗花纹。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行服

    行服是打猎和出行时所穿的服装,由行服冠、行服褂、行服袍、行裳等组成,因注重其实用性,一般没有繁复的纹饰。在款式上,缺襟是其显著特点。所谓缺襟,是指右襟短缺一块的袍服,以便跨腿骑马及射猎。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驼色团龙纹暗花江绸棉行服袍  清(公元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藏

 

     驼色团龙纹暗花江绸棉行服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前后开裾。月白色素纺丝绸里。缀铜鎏金錾花扣五枚。正中开裾处有纽扣一枚。缺襟处有纽扣三枚。内襟正中开裾处纽扣一枚。后身两侧各有两纽扣,下摆处有两扣袢,即后身下摆可以系上,以便于骑马。袖上扣袢三个,用以套系袖套。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蓝色绸暗花团龙纹行服袍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蓝色缎暗花团龙纹行服袍:圆领,右衽,马蹄袖,前后开裾。领、襟缀铜雕花扣五枚,前裾开口处缀一枚雕花铜纽扣。袍身右下襟横缺一尺,并横排三枚雕花铜纽扣,与缺襟之下袍内襟上的三枚黑缎袢相拴连。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上)油绿色素缎棉行服褂    (下)明黄色呢单行裳

     油绿色素缎棉行服褂:清  康熙(公元1662-1722年),故宫博物院藏。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内饰月白色暗花绫里。身长及腰,袖长及肘。缀铜鎏金錾花扣六枚。附黄纸签,墨书“圣祖油绿缎巡幸棉袍一件”。

    明黄色呢单行裳:清  嘉庆(公元1796-1820年),故宫博物院藏。中间开裾处系编结扣拌,石青色布围腰下,左右各置暗兜一个。此裳所用哆罗呢为西洋所产。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绿呢裳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绿呢裳:粉布里,绿呢面,黑绒布宽边,中央镶变形“寿”字纹,为左右两片。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青色纱暗团龙纹马褂   清(公元1644-1911年),山东博物馆藏

 

     圆领,对襟,平袖,前后左右四开裾,领口至门襟缀五枚镂空铜纽扣。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青色暗花缎马褂   清末   曲阜文管会藏

 

     说到马褂,就不能不说到人们耳熟能详的黄马褂。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明黄色羽毛纱对襟夹马褂  清(公元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藏

 

     明黄色羽毛纱对襟夹马褂:立领,窄平袖。左右及后开裾,缀铜鎏金錾花扣五枚。内饰湖色素纺丝绸里。附黄纸签,墨书“黄羽缎袷马褂一件”。
    黄马褂是一款典型的清代特色服饰,因其服色殊荣及有限的穿着范围,被视为皇帝恩泽的象征。黄马褂分为赏赐与赏穿,赏赐是赏而不能穿,要供奉于宗祠;赏穿是可以穿,但要自己花钱制作方可。
 

“大羽华裳”——鲁博明清服饰特展(清代 <wbr>• <wbr>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