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古塔] 易县荆轲塔

(2013-01-13 13:32:35)
标签:

古建

古塔

河北

易县

荆轲塔

旅游

分类: 佛光塔影

     荆轲塔所在的易县西关外圣塔院遗址,现在修成了一个漂亮的开放式的荆轲文化塔苑公园,不仅是当地居民晨练休闲的好去处,也让慕名而来的游客顿感耳目一新,心弦为之一松,筋骨也散漫下来,不由自主地放慢节奏,闲适地散散步,歇歇脚,利用这个难得的间歇,平复一下旅途奔波中一直躁动着的心。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知国庆黄金周里的情况怎样,反正在这个11月2号的朝阳时刻,我享受到的是无比的惬意和温馨。

    广场很干净,草坪很干净,洗手间亦很干净。放眼望去,处处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直催游人醉。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塔建于一座不高的山丘上,清《重修圣塔院碑记》有“寺与塔为山而设,为荆轲而设也”之语,“荆轲塔”之名由此而来。又因塔为原圣塔院寺内之物,故又称“圣塔院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清重修碑记                      清乾隆十一年“壮士荆轲…”碑  

     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25米有余。“国6”,未曾见到文保碑。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八边形砖砌塔基上叠加两层收分明显的须弥座,下层无雕饰,束腰处为素面,系近年新修之作。上层须弥座束腰处雕壶门。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仿木斗栱直接置于上层须弥座上枭之上,出两跳承托平座,平座雕勾栏。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勾栏寻杖直接承托三层仰莲,其中上层花瓣间雕花蕊。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仰莲托出一层塔身,无塔心室,四正面雕拱形假门,四隅面雕直棂盲窗。转角处雕饰幢形倚柱,檐下以如意云头替代阑额,普柏枋承托仿木斗栱出跳,出檐逼真。自二层塔身始,再无仿木斗栱出跳,皆以平砖叠涩五层出檐。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荆轲塔“创建于辽乾统三年(公元1103年),不久塔与寺俱毁。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重建,清代又有重修。”

    这段表述也颇有争议,比如大家熟知的碑记中的“乾道”“乾统”问题,其实极为简单,无外乎汉人不耻治于异族之下的移花接木而已。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比如辽之后的金地,立碑署金朝年号,偏要刻上南宋年号等等,都一个道理。更有甚者,早些年曾探访过一个刚开发旅游的晋东南古村,上边为包装炒作计,帮其打出“状元村”的旗号,而族人却三缄其口讳莫如深,后来才知道,金榜题名的是金朝的状元,后辈子孙一直羞于提起,“祖上出过‘汉奸’”的阴影居然数百年挥之不去。

    要我说,实际上那个“明万历六年”才称得上要害,究竟“重建”还是“重修”,这个差别实在太大。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其实话说回来,“辽塔”、“明塔”都是古塔,只要品质好,何必计较太多。所以,当我站在荆轲塔的面前,举头仰视它的伟岸挺拔、英姿勃发时,“重建”还是“重修”于我而言早已无关紧要。如是辽代原构的话,我只能说它保存得很好很好;如是明代重建的话,我也只能说它仿造得很好很好,管它呢!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河北古塔] <wbr>易县荆轲塔

(1211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