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古塔] 涞水镇江塔

(2013-01-12 22:35:02)
标签:

古建

古塔

河北

涞水

镇江塔

分类: 佛光塔影

     这座塔很好找,就在涞水县中水东村小学毗邻的台地上,在房(山)易(县)公路上即可望见。

    “塔始建于唐先天二年(713年),辽代、明正德元年(1506年)、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均有修葺,现仍保持唐代建筑风格。”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据县志载,古清水河常洪水泛滥,毁田伤人,为息水患,筑塔镇之,故名“镇江塔”。“省保”,但现场见到的石碑并非文保碑。

    塔为方形七级密檐式砖塔,高14米,中空不可攀。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非常简单明了的一座塔,朴实无华,除一层南面辟拱门外,其余诸处皆无雕饰,塔身亦直接坐于台基之上,不施塔座。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出檐以方形巴砖菱角牙子叠涩砌法处理,这倒是唐代砖塔常用的手法,但上下交错的做法又有别于常见唐塔。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塔心中空,内壁亦为方形,黑黢黢直达塔顶,因为时值黄昏光线太暗,相机无法合焦,只拣明亮处对焦勉强拍了一张,只为展示内壁形态。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五层正面檐下嵌有一块石刻塔铭,由于仰角太大加之檐口遮挡,不得不退后数十米拍摄,这令200的长焦显得力不从心。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原片

     即便这样,头几行字(直排右书)的下缘也没能全部揽入镜头。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原片裁剪


     对于这样的题铭,一般我会标注成“明正德元年重修题记”了事。但遇上博友“辽塔”这样的“塔痴”,他硬是一字字地给你辨识抄录下来,弄得轻易不在QQ群里冒泡的我,也忍不住参与了他的讨论。

    哈哈,下面就是辽塔博友的攻关成果,原文借来一用:

    “宝塔经来修,悠而已未审,几代始崇建,造兹者于今。大明正德元年四月日,本村龙严寺住持比丘尼□不忍见的零落崩缺,谨发诚心,输资劝众一心恭意同修重补,厥工已毕,勒石永贻诸后云耳。塔匠张……”。

    今天发博,仔细地察看照片,又有了新发现:

    其一,“比丘尼”下面那个字,当时也没认出来,只觉得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上半部像个“林”。那能有什么字呢?想到了“焚”“婪”“梵”“楚”“梦”…但觉得都不搭。

    今天在电脑上将原图使劲儿放大,终于看清,这是两行并列竖写的名字,也就是两位比丘尼的法号,一曰“本政”,一曰“本宗(?)”“宗”字不敢确认,但这是两位比丘尼的法号无疑。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原片裁剪放大 


     其二,“塔匠张……”。当时博友传到QQ群里的片子有点儿过曝,刻痕较前文为浅的落款的确不好辨认。今天在自己的片子上,很容易地就看清了,“塔匠张……”应为“塔匠张安  张永凌囗”。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原片裁剪放大


     张安的“安”字后有没有字不好确认,刻痕似乎有;张永凌的“凌”字后面肯定有字,左右结构,左边的偏旁已经认不出,似乎是个“亻”,右边的半部很清晰,不过打不出来,如果左边的偏旁成立的话,当是个“俊”字,或许是“张永凌”的兄弟“张永俊”也未可知。倘若左边的偏旁是个“立”,那么就是个“竣”字,放在这里也似乎讲得通。

    另外右起第二行最下面的那个字,又认真看了一下,没错,就是“審”,“审”的繁体字。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原片裁剪放大

     我理解,“审”在这里应取其“审察”的释义,意思是说,很久以来,我们已经没有对这座塔予以应有的关注与观察,故而缺乏必要的维护和修葺,以致其年久失修、“零落崩缺”。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其实,关于这座塔,最具争议话题的,是它的断代,有说唐代的,我手头这本官方资料定为“辽”,当然更多的是说后世重修的。

    似乎都有道理:

    平面“方形”,内部“中空”,唐塔论者不无道理;

    密檐间距近乎等分,自下而上无明显收分,两条檐角的连线近乎平行直线,这似乎又是辽金密檐塔的典型特征。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博友“辽塔”对塔的研究颇有心得,我们前后脚寻访过这座塔,我也认真拜读过他的博文,他最后的看法是:“涞水镇江塔的前身应为唐塔,后倾圮,现塔为后世仿唐塔概貌所重建。”

    我认为他的看法很有道理,理由有如下几点:

    其一,塔铭中的“几代始崇建,造兹者于今”一句,可以解读出“重建”、“再生”的意思。

    其二,辽塔兄在塔身内壁上发现了不少唐代“绳纹砖”,说明镇江塔始建于唐代可信;而从他拍摄的照片上看,这些“绳纹砖”呈间或散布。出现这种情形只能说明,塔确实是重建的,且使用了尚能使用的原构材料。

    其三,唐代原构形象根深蒂固,所以重建时保留了“平面方形、内部中空”的唐塔基本特征。同时,因所处地区辽金密檐塔遗存较多,耳濡目染加之工法传承的因素,重建时受其影响,诸如密檐间距、收分等特征,不免印上了几分辽金塔的影子。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最后斗胆推测一下重建的年代,我觉得塔铭上的纪年即明正德元年最有可能,因像这类体量较小、工艺相对简单的砖塔,破损到一定程度的话,重建是最简便的做法。而且,这从铭文中也可揣度出来,试想,倘若该塔“零落崩缺”到了“不忍见”的程度,重建也就顺理成章了。再者,镇江塔原本是一座风水塔,但现存塔门的券石上刻有佛教咒语,这自然与主持造塔的两位比丘尼有关,像门券石这样的构件都能换掉,似乎也给“重建”提供了注脚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一家之言,玩笑待之,方家大可不必当真。

    但我最后想说,“平面方形”和“内部空筒”的确是我们所尊崇的一位著名古建泰斗给出的判断唐塔的两个基本条件,但这是以综合考量各种要素为前提的,断不可割裂开来,单拿这两条去按图索骥、削足适履。不然,自以为翻了几页法式,看了几座实例,便拿自个儿真当“大师”,于是乎满世界哆嗦着给人家断代,那可真要贻笑大方了。

    自诫。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河北古塔] <wbr>涞水镇江塔

(1211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