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东街、北街、南街、府前街,一听街名就知道,这都是早先的古城区域。南街尽头还有条东西向的“新建街”,坐落有文庙和城隍庙,可见这条街也不是现在才新建的。
襄垣城的这几处古建筑依次坐落在北关街、北街、南街、新建街上,大致呈一个反“L”形,从这个反“L”顶部的永慧桥、五龙庙开始游逛,一路走下来也不远,“周六里三十步”的古城能有多大。
北街与南街并不直接相冲,之间有个互为丁字路口的小小过渡,崇福寺就坐北朝南蹲在这个丁字路口上,脸儿直冲着南街,左胳膊摸挲着北街。
正对南街的崇福寺山门“上寺楼”
这个崇福寺与关岳庙一样,也是撞到枪口上的。
一般而言,在山西尤其是晋东南,除极个别者外,做功课只能做到“国保”、“省保”两级,如果细致到“市保”、“县保”,那可真就拔不动腿了。
在我开出的襄垣城的单子里,只纳入了文庙(国6)、永慧桥(省2)、五龙庙(省4)、昭泽王庙(省4)这四处。所以,北街北口的关岳庙是搂草打兔子顺捎的,北街南口的这座崇福寺也是,巧合的是,二者同为“市保”。
北街南端侧后望崇福寺
包括它的寺名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路人只告知说这是“上寺楼”。应该是过去的山门,里面院子里的建筑是文博所办公地,没能进去细看,说不清是什么模样,资料称“上寺楼”和东西配殿为明代建筑。
正在整修,看样子是要再造钟鼓楼,不让进去看。看门的是位老汉,好说歹说都不行,伸头进去看一眼也不行,比刚才关岳庙那位大婶更较真。
老树新枝共婵娟
挺佩服襄垣文博所的,真叫“知人善任”!可这股认真劲儿怎么泽惠不到那座“五龙庙”上去呢?
碰壁崇福寺将好运气给碰走了,接下来是百分百的败——找不着昭泽王庙了。
资料上写的清清楚楚,襄垣昭泽王庙位于县城南街上,但我们在这条不足二百米长的街上来回巡梭了两趟,也没找着。打听路人,回答根本没听说过这庙,只挥手指向“上寺楼”,称就这一座庙。
灵机一动,既然崇福寺可以俗称为“上寺”,那么昭泽王庙也完全有可能俗称为“下寺”。于是再打听“下寺”,还是没有!
时辰尚早,街面上的大门多半关闭着,再说即便时间不早,也总不能推门挨家挨户搜吧。只能拉倒。
南街苦寻昭泽王庙不遇
没找着昭泽王庙,但也小有收获——看见襄垣文庙的后脊梁了。
原来这是襄垣二中的一个存车处,门开在南街上,其他三面都有高墙与校区隔绝,要看文庙的后檐,这是唯一的位置。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襄垣文庙东山面及后檐
后檐柱头斗拱
后檐山面柱头斗拱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真昴清晰可见
转到新建街上的襄垣二中正门,学校放假,门卫非常通情达理地放我们进去参观,但文庙大殿门关着,估计平时应是时常开着用以熏陶学生的。
襄垣文庙现仅存这座大成殿,“国6”。
大成殿前面的这座二层小楼不知为何物
襄垣文庙大成殿,五开间悬山顶,无补间斗拱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檐柱头斗拱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虽然殿门紧闭,但好在门扇与门槛间也能推开一个“金三角”,可以将相机伸进去瞎拍一通,好像这个梁架是此行“瞎拍”作品中最周正的一幅。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山面壁画及梁架彩绘清晰可见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襄垣文庙始建于金天会年间,元元贞二年至大德四年(公元1296-1300年)重建。重建时将大成殿由面阔三间改为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
西山面
西山面前檐柱头斗拱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从二中门口往西走,过了府前街路口不两步,就是城隍庙所在的胡同。
行前根本不知道襄垣还有座城隍庙,头天开车路过这里,马路口被接学生的车辆堵得结结实实,缓缓蠕动中看见人缝里有座大屋顶,今天跑过来才发现是襄垣城隍庙,如今的襄垣第二小学。
城隍庙至今依然为学校所占用,山门即校门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国庆放假,自然大门紧闭。敲,先轻后重,拍打了一会儿,终于惊动了看门的大爷,估计年纪大了有些耳背。
说明来意,大爷挺痛快地放我们进去了,这令刚刚在崇福寺受挫的我们非常开心。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殿现为校长办公室,够奢侈吧
前殿前檐斗拱
前殿后檐接倒座戏台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戏台藻井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遭遇标准“中国灰”天气,山花也不烂漫
襄垣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坐北朝南,原为四进院落,沿中轴线依次为五龙壁、山门与钟鼓楼、显祜门、敕封门、前殿及倒座戏台、献殿、正殿、寝宫,现仅存山门与钟鼓楼、前殿及倒座戏台和寝宫。
城隍庙寝宫,三开间悬山顶,无补间斗拱
前檐柱头斗拱
前檐山面柱头斗拱
寝宫正脊脊饰
经查得知,民国以来城隍庙共遭受过三次大的劫难:一是抗战时期,日伪军盘踞县城期间,将显祜门、敕封门及献殿破坏拆除;二是“文革”初,毁掉了五龙壁及正殿脊饰;三是1991年,拆除了正殿,在原基址上新建了教学楼。
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最近的这次了,1991啊,怎么还能这么干!
寝宫后檐无斗拱,前面即取正殿代之的教学楼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 [辛卯秋的山西] <wbr> <wbr>襄垣崇福寺、文庙、城隍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1100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