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午餐时间了,孩子们都一个个洗手拿勺子开始自己的午餐。马宵铜的眼睛一直是看着别的地方的,甚至还在玩弄自己的小勺子。“马宵铜,快点吃哦,如果你再玩不好好吃的话就让你到中班去吃哦。可是,过了一段,大部分孩子都吃完饭后,马宵铜的碗里面还是满满的一碗饭。“你的饭怎么还有这么多?别的小朋友都吃完了呢,那你就到中班去吃吧。我故意跟他这么说。马宵铜只是看了看我,对我理也不理的。当老师示意要他到中班去吃,这才拿起勺子开始吃饭。吃饭时间一直从11点持续到11:40分,其他小朋友都出去散步,实在没办法后,他总是在老师摇头身影中起身将剩下的饭送进碗桶,很不情愿却又似乎如释重负。
案例分析:
由于现在大部分的幼儿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吃饭问题是家长在家的头等大事,愿意吃饭还是给了家长莫大的面子,一般的情况下,吃饭时家长都是尾随在孩子的后面,好不容易哄一口下去了,接着就艰难的再来下一次战斗,每个家长都在老师面前述说这个问题,也十分担心孩子在园的情况,但大部分幼儿的情况都是比较好的,除了有个别幼儿,挑食、吃饭速度慢的问题还存在,案例中的马宵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案例反思:
少给他盛一点,也许他能吃得快点。接下来几天我在盛饭时给他盛少点,并关心地问他:“要盛汤吗?慢慢吃,还想吃什么告诉老师,老师帮你盛。”他会开心地点点头,一勺一勺往嘴里送,努力嚼着难以嚼碎的菜。几分钟后,我又走过去鼓励他:“恩,今天吃得真好,只剩一点饭了,老师给你盛点汤,好吗?” 他会开心地递上碗,我为他盛好汤说:“你慢慢吃,如果还想要,我帮你盛。”他高兴地应道:“好的。”继而端起碗有滋有味地吃着饭喝着汤。虽然,当他吃完后已经是班里最后几个幼儿了,但有机会和吃得快的孩子在一起看书,背儿歌,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进步,在他的脸上让老师看到了幸福。
望着他快乐的身影,我想起刚才我对他说的话,觉得老师对待孩子就应像对待自己亲人一般关心和爱护,由衷的爱使孩子心情愉快,如沐春风。而如果大声训斥则让孩子满腹委屈,食不下咽。一句慢慢吃,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看来宽容比责备有效。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最多做到的就是要用宽容来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用爱来读懂每个孩子,让孩子的心田充满阳光,体会到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