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想起20多年前在苦房沟下乡

(2024-02-08 10:16:25)
标签:

生活

记录

  回想起20多年前在苦房沟下乡
  (2024.02.06.     农历腊月廿七   星期二   微信号mxf7880)

  现在60多岁的人,不论从生活质量、精神状态,还是从其它各个方面,和过去60多少的人完全不一样。过去的人一旦活到60多岁,就成了真正的老人,守在家中基本上不再出远门,每天推日头下山,等着给生命画句号句。现在60多岁的人,走起路来昂首挺胸,看上去很精神,条件好一点的,东奔西走,到处去旅游。就说每天去广场走步锻炼和跳广场舞的,60岁以上的,也有一半以上。
  我虽然比不上那些老小伙子,但总体还是比较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还保留着过去的那种激情,还有一股干不彻底不罢休的拼搏劲头。有两件事是雷打不动的,一是每天坚持读书学习,二是每天坚持写日记。还有一件就是稍有空闲时间,就往乡下的农村跑,一周不到农村去,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好像缺了什么一样。对这些,我很庆幸自己。
  最近读陈行甲的《别离歌》,仿佛我又回到了搞生态移民和脱贫攻坚的岁月,仿佛又见到了那一双双企盼的眼睛。书中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又让我想起更多的往事。那时候,很多乡村到了晚上,都是黑灯瞎火的,记得1997年到王团镇阿布条村的苦房沟下乡,老罗一次次的重复说:马书记,您是永世不来的稀客,您是吃肉的客,可是我们山里苦焦的很,给您做的就是个鸡蛋揪片子。
  晚上住在老罗家,我和老罗盖着一条被子,躺在被窝里聊到深夜。老罗说:我们这里,一年雨点子稠了,还能吃个饱肚子,要是天气旱,吃水比吃粮还困难。
  那是冬天,房子里没有火炉子,睡在炕上,虽然炕的温度很高,但上面就像没有盖被,感觉到很冷,我又将穿的黄大衣盖在上面。
  早上起来后,我给老罗说:早饭,就不要再吃鸡蛋揪片子了,鸡蛋省下了你们卖钱。我喜欢吃炕洞里烧的洋芋,吃黄米黏饭洋芋丝。老罗说:那咋能行?
  在我的一再要求下,老罗就按我说的办了。老罗的老伴也是个很好客的人,做的早饭是炕洞里用铁盒子烧的馍馍和洋芋,还有黄米黏饭和洋芋丝。
  吃过饭,老罗陪着我在村子里一户一户的看,家家都是大同小异,住着土窑洞,或者是低矮的土坯房,做饭都是柴火,或者是羊粪。
  通过实施生态移民,苦房沟的人全部搬迁出来了。前两天,我到县城的“清水一号”走访移民户,他们的日子过得确实好,不用说别的,就拿用来做饭的炉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用煤气灶的,有用各种电灶具的。所到的移民户家中,都有电压力锅、电磁炉、微波炉和电冰箱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