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慢慢“回家”的路上
(2023-12-29 12:02:15)
标签:
生活记录 |
我们都在慢慢“回家”的路上
(2023年12月28日
农历十一月十六
星期四
微信号mxf7880)
我迟到了,到希贵哥的家门口,希贵哥已经被亲友们抬着向坟茔走去了,没能见到希贵哥最后一面。
从北圈口子到南圈口子坟茔的路上,排满了车辆,一辆接着一辆,既有高档的轿车、越野车,也有客货两用和农用车辆,车速很慢,慢的和步行的速度差不多。
一个崭新的坟坑,坟坑的东南西面,堆满了黄土,唯有北面没有堆土,留下了下“埋体”的通道。从坟坑上面到坟坑下面的那个洞门,最多有三四米,这就是人生最后的一段路程。当送进那个土窑里,“窑门”用一块、一块的土坯砌住,就是阴阳两隔,亲友们再永远见不到希贵哥了。当坟头堆起来以后,再不过半个小时,整个坟茔里,再看不到一个人。这就是永久的诀别。
希贵哥的太爷名叫马忠平,老人家有4个儿子,长子是马进国(后辈在南圈口子),次子是马进(朝)会(后辈在中圈口子),三子是马进银(后辈在中圈口子),四子是马进学(是一位知名阿訇,后辈在井二沟)。
马进国就是希贵哥的爷爷。马进国爷也是弟兄4个,依次是马英福、马英录、马英珍、马英祥,这四位叔叔都已经长眠在这个坟茔。
希贵哥还是弟兄4个,依次是马希贵、马希贤、马希峰、马希明。希峰弟曾是大滩川村的会计,因患肝病,医治无效,于前几年离世,昨天晚上8时10分许,希贵哥也走完了他74年的人生历程。
我一直站在坟坑边,喊着将希贵哥送进了他永久的归宿之地,又拿起铁锹,一锹一锹的将土填到坟坑,这是我为希贵哥最后做的一点事。
站在坟坑边,与一位侄子交谈,他不得其解的说:这位老叔一辈子没有吸过烟,没有沾过酒,生活很规律,怎么就得癌症,还是淋巴癌?我说:得病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得癌症的不只是吸烟喝酒的人,不吸烟喝酒的人,得癌症的也多的是,妇女不吸烟,不喝酒,得癌症的还少吗?
我们只能预防疾病,但能不能预防住,真是未知的。有生必有死,死亡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
送希贵哥,不是说我不去,老哥就入不到土里面,而是与希贵哥难割难舍呀,死分离,活分离,这是最伤心的。
送希贵哥,也是警醒自己,我也会有这一天,要多多的做好事,做善事,才能够“两世吉庆”。
人生是极其短暂的。今天目睹数百人专程来送希贵哥,足以说明老哥是一位好人。在过去的交往中,每次见到这位老哥,他都是微笑着的,问了老的问小的,总是鼓励我要好好工作,不论啥时候,都要把老百姓看得高一些。
今天,希贤哥的儿子在众人面前讲了几分钟的话,句句都点在“穴位”上,没有讲一句多余的话。我也看到希贵哥他们家的家教是好的,他们的后辈是很有教养的。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谁不想自己健康和长寿,能不能如愿,也是未知的。但是人只有放宽自己的心胸与眼界,才能活得平安、快乐和幸福。
心宽是人生态度,凡事都应尽量往好处想,人生不可能事事顺利,一切向美好靠近。事事求完美,完美是一种理想状态,再美丽的鲜花,也有凋谢的一天。人生都有不如意之事,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风顺。
人一定要懂得减损,知足常乐,人一辈子屈指可数不过百年,我们能活三万六千天,真的很不易,家有百千大厦,睡觉也只需三尺宽,只要少些欲望,多些知足,心量豁达,才能快乐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