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旱塬福地张家塬

(2023-09-28 16:40:10)
标签:

生活

记录

  旱塬福地张家塬

  (2023年09月27日     农历八月十三   星期三  微信号mxf7880

  时光易逝,岁月永恒。时间就像我们伟大母亲河——黄河,波澜壮阔“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涉水而过,总会留下一些痕迹。而这些痕迹,有的被作为珍宝,郑重其事的保护起来;有的则随风而去,连踪影都无法寻觅,变得无影无踪;还有一些历经沧海桑田,成为我们记忆中的化石,总是难以忘记。

  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打开同心县行政区划图,最南面的一个乡镇是张家塬乡。张家塬乡向东进入甘肃境内,向南进入本区固原市境内,西与本县王团镇相邻,北与本县预旺镇和马高庄乡接壤。

  从张家塬乡境内的地名看,有塬有槽有沟、有山有湖有台,有堡子有山庄,还有湾。塬,张家塬、南塬、北塬和汪家塬;槽,赵卷槽;沟,折腰沟、郭井沟;山,莲花山、张家山;湖,海棠湖;台,苏家台、陈家台和月亮台;堡子,范堡子,山庄,薛山庄;湾,沈家湾。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之前的2006年,张家塬乡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22081人。现辖6个行政村(范堡子、海棠湖、犁铧嘴、汪家塬、张家塬、折腰沟),总人口近10000人。居住在大山深处的13个行政村,整建制的移民搬迁,行政村建制撤销。

  从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到今天,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着张家塬乡,每年都多次到没有搬迁的和整建制移民搬迁的村,看发展变化的怎么样,生态恢复的怎么样,当地农民的收人增幅高不高。

  今年是去张家塬乡最多的一年,春天去了,夏天去了,秋天又去了,屈指一算,已经去过11次。

  旱塬,顾名思义就是干旱缺水,张家塬乡却是广袤旱塬上的一块福地。在整个旱塬上,张家塬乡的庄稼是长的最好的。

  春天,一树树文冠果,繁花似锦,不论站在赵卷槽的峁梁上,还是走进汪家塬的文冠果林地里,那洁白的、分红的、紫红色的花朵竞相开放,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林中还有身着五颜六色的农家妇女,一会儿蹲下去,一会儿站立起来,挥动着双手,采摘那没有任何污染的脆嫩树芽芽。这就是原生态的文冠果芽茶。

  夏天,微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吹进一块块麦田,梳理出麦浪滚滚的画面,那画面就像海洋的水一样,不停的起伏着。七月是麦黄牛壮的季节,旱塬像被刚刚漂染过一样,变成了金黄色,处处呈现出龙口夺食,颗粒归仓的景象。当你走进农民兄弟的肉牛养殖棚里,那一天只管吃草吃料喝水的一头头肥壮的家伙,懒得看都不看你一眼。

  秋天,张家塬乡的景色是最美的,那片土地好似有丰富感情,知痛知热,奉献给主人的是瓜果飘香,勤奋的蜜蜂在红红的荞麦花,雪白的洋芋花间飞舞着,长长的谷穗、糜穗,沉甸甸的低下了头。辛勤的农民就像这生生不息的庄稼,在一茬一茬、一年一年的生长。

  看到这一幅幅美景,好似走到了一坛陈年老酒跟前,没有喝就醉了。

  今年6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宁夏折腰沟赛车旅游文化节”在张家塬乡折腰沟村拉开序幕,吸引了来自青海、内蒙古、浙江、辽宁、黑龙江等省区的50多支车队、100多名赛车手参赛。“红色同心·魅丽旱塬”的主题彩色大幅标语,在一个个大气球下飘舞,一个个赛车手表演,引无数观众竞折腰。这是张家塬乡有史以来最引人、最火红、最热闹的几天。

  在张家塬乡的这块土地上,长着两样庄稼,一样是颗粒饱满的小麦、金黄的小米、精细的荞麦面,还有长在泥土里的洋芋。一样就是文化,从这块黄土地走出了“两院”的院士,走出了一大批从基层到部级的干部,也走出了很多优秀专业人才。这里是一个“长粮食的地方,也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

  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时,我有机会走进张家塬乡的千家万户,几乎每一家的墙壁上都挂着名人字画,每一家都有书柜、书架。冬天,围着火炉,一边品赏烤箱里烤出的洋芋,一边听老年人说书,那滋味是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表达。

  走进莲花山上的“四史馆”,走进汪家塬村史馆,就走进了漫长的历史长廊,那些稀罕的老物件,那些原始的资料,让人目不暇接,这里处处都能见到真善美,文化底蕴是最深厚的。

  听乡亲们介绍,张家塬乡的书记年轻有为,名字叫杨冕, 还是县委常委呢。几次到张家塬乡的村里,亲眼目睹山乡葱郁繁茂的树木,绿树丛中,农家屋顶的红色琉璃瓦,有一种难得的素雅、恬静、温馨之感觉,看到发展快,变化大,很想和杨冕书记见一次面,又怕打扰他的工作,还是悄悄的离开了。

  后来了解到杨冕书记是19861月生人,是江苏省泗洪人。他毕业于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能在山沟沟里举办一次赛车旅游文化节,在同心县是首创之举。从这一点,就能够足以看出这个年青书记的思路和魄力。记得在北京三里河的一次会议上,我发言说:决定发展快慢的因素很多,但起要害作用的,不是资源,而是思路。庄稼与文旅是一对孪生兄弟,杨冕书记将这对孪生兄弟,互相促进,一起成长。

  秋天的日头是暖洋洋的,看着丰收的美景,庄稼人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我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张家塬乡的发展是无限的,祝福旱塬福地张家塬的明天更加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