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回家路(111)
标签:
生活记录 |
慢慢回家路(111)
(2023年05月09日

第十四章
6.她,我的情人我最有力的帮手
在夜幕中下乡归来,下车后我都要仰起头,朝着天空看看,皎洁的月亮躲在柔和似絮,轻均如绢的云朵间害羞地看着灯火辉煌的大地,那姿态仿佛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少女笑眯眯地看着我,看着整个世界。
进到屋子里,坐在餐桌前,急急忙忙的吃过饭,就匆匆来到她的身旁,向她倾诉一天耳闻目睹的一切。
多少个启明星未露的凌晨,她陪伴着我,把生态移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相关的政策和信息,通过看不见的信号,告诉给那些期待移民搬迁的乡亲们。
即便是到银川开会、办事,在宁静的深夜,她也陪伴着我,直到机关上班的钟点。
我对她的热恋,十几年如一日,直到今天。我与她相遇是偶然的,是我自己没有想到的。
因为与她相遇,我工作的画面,曾出现在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中,生态移民工程和我的名字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媒体上……
我最初与她相识,对她没有多少了解,对她的脾气性格一点也不知道。自从与她相识后,我的眼界更宽了,我的朋友更多了。她就马世旺(风云逍客)先生曾经创建的《同心网》,她就是新浪博客,她就是微信和朋友圈,她就是现在的今日头条。
我从读小学时,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不过都是用笔写在笔记本上,除了自己有时候翻着看看,别人一般是看不到的。到移民办工作后,看到同事们都看《同心网》,他们说在这里能看到同心最新发生的事情,注册后也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关注的人很多的。一下子就对《同心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当时想,老百姓天天都盼着我下去,每天我最多也就到两三个村,能在《同心网》上把相关政策和移民工作进展情况发表出来,就能让更多的老百姓都知道,很及时,还不会出现“带话带多”、“越传越走样”的现象,岂不美哉!
曹蓉就是我操作电脑的启蒙老师,她教我在《同心网》注册,又教我学会了汉语拼音输入方式,怎么去写,怎么去发表等。经过很段时间的摸索,我便成了《同心网》最红的写手。不过刚开始,网名叫“沈沫超”,别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人就是我,对“沈沫超”说的话,还是半信半疑,有时还进行争辩,甚至还骂了起来。后来,我就重新注册了一个叫“我是一棵小草马希丰”的网名,把自己亮了出去。
每天晚上,不论有多累,也不论加班到什么时候,都必须雷打不动的把一天的工作情况和相关政策信息,发出去才去睡觉。既又文字,又有照片,因为大家都关注生态移民,点击量是最高的。
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新浪博客,就进行了注册,网名还是“我是一棵小草马希丰”,把在《同心网》发的东西,再转发到新浪博客里。有了微信和朋友圈,就又在朋友圈里发出。请求加我的人越来越多,既又同心县的,也有县外区外的朋友们。
我在《同心网》的帖子,在新浪博客里的博文,发的朋友圈,都是与生态移民和精准扶贫联系最紧密的,关注和点击率非常高。就说新浪博客,博客年龄已经12年62天,点击量达305万多次,发表文章6866篇,约500万字。
新媒体就是一个好东西,对我做好生态移民和后来的扶贫开发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一是非常及时,当日的信息,随时就能告诉给大家;第二是宣传面大,不仅能让每一个村子的人都知道,而且全国都能知道;第三是对我所做的一切,都能让大家进行监督,实际上就是对相关政策的公开,公示,对乡村干部也是最好的监督;第四是与全国各地能够及时的进行交流,能及时的学到外地的好做法,好经验;第五是广交了各方面的朋友。
我没有想过通过发文章赚钱,更没有想过通过发文章出名,就想着能把最新政策和最新的情况告诉给大家。央视新闻联播曾集中一周,天天播出“老马的移民日记”后,每一天都有全国各地请求加我微信的……
在这里,特此感谢这几家媒体的朋友们,同心的生态移民和扶贫开发,也有你们的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