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回家路(87)
标签:
生活记录 |
慢慢回家路(87)
(2023年04月21日

第十一章
5.
有人说我能干,也会干;有人说我是一个只能利用,不可重用的人;也有人说我爱给领导操心,心里有很多的坏点子,身上有很多的坏毛病。总之,说什么话的都有。
我个人来说,经常想着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个正确的估价。人家说我好,究竟好在哪里,人家说我坏,到底坏在哪些方面。
2001年10月至2002年6月,在第二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按照学习培训、对照检查、整改提高的要求,就对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处人处事等方面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自我“体检”。
通过回顾、反思、对照、检查,查找出三大方面问题和10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深刻剖析思想根源,理出产生问题4个方面的原因,制定出了16个具体整改提高的措施。
和其他同志相比较,我写材料出手快一些,一般材料,写好后不会再看一遍,重要材料,写好后看一两遍,但修改不会太大的。但是,写“自我对照检查”时,用了一周的时间,翻看了自己过去的日记和工作笔记,又照相关的标准和制度要求,细致的过了两遍,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一条一条的写了出来。
对每一个人来说,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难。我本来性格就倔强,认识自己就更难了。为了给自己画一张和自己的实际行为很像的“照片”,把查找出的主要问题及表现,先读给妻子听。我想她是最熟悉、最了解我的人,她听了一定会给我说实话。她听了以后,符合的就说,这一条说的对着呢,不符合的就说这一条,说的就不像是你。按照她说的,该勾的就勾掉,我没有写上的就加进去。就这样反复交流了三次后,才真正动笔撰写的。
把初稿写出来后,还是把妻子当做第一个征求意见的对象,读给她听。尽管她没有多高的文化程度,但也能说出一些问题,而且都说在点子上。
我带着写好的对照检查材料,去找曾经在一块工作过最要好的朋友,请他们为我“把脉”,提出意见或建议。刘家川村的老支部马进祥听了后说:如果说你联系群众还不够紧密的话,还有谁联系的紧密?他说:马书记,我给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你就是找了太认真的祸,这才是你最大的毛病,现在已经到改的时候了。
去王团镇联合村马彦俊家中,当我说明来意,请他听听我的对照检查材料,让他一定要给我提出几点意见。老马说:你咋还这么认真,现在都是县上的领导了,还想着让老百姓咋把洋芋种好,把红葱栽好,把地膜西瓜种上,多养牛羊。你知道我们这个地方,灌区有黄河水 ,还能吃个饱肚肚,山里雨点子一稀,就没有啥指望了。你在这里工作,不是说你没有能力,没有好好干,是条件就这么个。
那天,和老马坐了两个多小时,从他的口气中,确实还找出了自身的一条毛病,就是做事商量的少,命令式的时候多。
当我要离开的时候,老马拉着不让走,他说:你进到屋里,我就打发的儿子到同心买个鸡娃子,马上就熟了,这个鸡娃子你不吃,我的心里就过不去。没有办法,只有等着吃了才离开。
虽然我经常写材料,但在写材料上,我还比较佩服人大办的周启诚主任,请他做过两次修改。那份对照检查材料,确确实实下来很大的功夫,自己觉得满意后,才上报自治区指导组。
我的对照检查材料,指导组第一遍就过关了。
人生的道路有长有短,但作为一个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人来说,最要紧的就是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年青的时候是人生最要紧的,如果走错一步,就会很危险的。
后来,我几次的读过乔云华著的《地域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贯穿了“莫贪、拒贪、防贪、反贪、惩贪、悔贪、戒贪”的主线。
在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写下: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书。
李真是众多贪官中的一个,但李真又是独特的一个,他充满了人性化,他是革命家庭出生的,在困难中长大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他也怜爱穷人,但“贪”字把他害了,“贪”是送命的魔鬼……
在书的最后一页,我写下:
李真,真的走了。
他的人生旅途太短暂了,这本书记录了他蜕化变质的过程,剖析了他蜕化变质的根源。过几年,就应该读一遍,就是不当官,也要读。读了就会不断进取,就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就不会做李真第二。


加载中…